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梦时所作,名为《和钱启新先生丽泽堂即事》。诗中描绘了在丽泽堂内与钱启新先生进行深入学术探讨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对学问追求的深刻理解。
首句“伊席高谈立雪严”,以“伊席”指代钱启新先生,用“高谈”形容其学识渊博、见解高远;“立雪严”则借用了“程门立雪”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对先生的尊敬和求知的执着态度。接下来,“红炉点后若为添”一句,运用了炼丹术中的术语,将学术探讨比作炼丹过程,强调了在深入研究后的进一步探索和补充的重要性。
“六阴尽处堪观复,一线生时得益谦”两句,运用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指出在彻底理解事物的阴暗面之后,才能更好地审视和反思;而当新的思想或知识如一线之光出现时,应保持谦逊的态度去接纳和学习。这反映了作者对学术探索中不断自我反省和开放心态的重视。
“妙脱陈筌非墨守,直探玄奥是心占”则进一步阐述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通过“妙脱陈筌”(巧妙地摆脱陈旧的框架)和“直探玄奥”(直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强调了在学术研究中不应拘泥于传统,而应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把握事物的核心。
最后,“先生象像惺千古,好共吾侪细细拈”表达了对钱启新先生智慧的敬仰,并希望与他一同深入探讨,共同成长。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对学术追求的热情,也蕴含了对师长的尊敬和对同伴合作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学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