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声

不如归去东皋上,美酒提壶迎妇饷。

何妨脱裤著新衣,百箔蚕丝茧如盎。

春泥滑滑未没腰,田间布谷初立苗。

牧儿喜舞麦熟也,报答尔曹婆饼焦。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如回到东边的田头,提着酒壶为妻子送饭。
不妨脱下旧衣换新装,百箔蚕丝做的茧如小坛。
春雨绵绵泥土湿滑,没过腰际,布谷鸟在田间鸣叫催耕。
放牧的孩子欢快舞蹈,因为麦子熟了,他们要报答你们的婆饼烤得香脆。

注释

不如:表示建议或比较。
归去:回去。
东皋:东方的田野。
美酒:好酒。
提壶:提着酒壶。
脱裤:脱下裤子。
著:穿。
新衣:新衣服。
百箔:许多层的薄丝。
盎:小坛子。
春泥:春天的泥土。
滑滑:湿滑。
没腰:淹没腰部。
田间:田野中。
布谷:鸟名,又名杜鹃。
初立苗:开始鸣叫催促播种。
牧儿:牧童。
喜舞:欢喜地跳舞。
麦熟:麦子成熟。
婆饼:老婆婆做的饼。
焦:烤得香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人曾几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丰收季节的喜悦。首句“不如归去东皋上”,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希望在东边的高地(皋)上过上自在的日子。接下来,“美酒提壶迎妇饷”写的是农夫带着美酒,提着壶去迎接妻子,准备一起分享劳动的成果,温馨而和谐。

“何妨脱裤著新衣,百箔蚕丝茧如盎”两句,通过农夫换上新衣的动作和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蚕丝丰收的景象,暗示了家庭生活的富足。“春泥滑滑未没腰,田间布谷初立苗”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湿润的泥土中,布谷鸟开始鸣叫,新生的作物正在茁壮成长。

最后两句“牧儿喜舞麦熟也,报答尔曹婆饼焦”则通过牧童欢快的舞蹈,表达出麦子成熟的喜悦,以及他们对辛勤耕作的回报——为家人烤制的婆饼已经焦香四溢。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欢乐。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董令升舍人朋溪图赵祖文笔也

谷风不须歌,朋友道缺绝。

请歌伐木诗,歌罢听吾说。

汉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

甘泉久论思,阳羡小休歇。

郊园谷幽幽,乔木覆清樾。

百禽鸣其间,相唤极可悦。

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难结。

不如侣荆溪,迥与世情别。

淡乎若无味,了不见凉热。

是以乐从之,诸峰况罗列。

赵侯有能事,短纸藏曲折。

更作陶渊明,飘飖弄明月。

形式: 古风

谢柳全叔县丞寄高丽松花

幽人所住空山里,老松皆作虬龙起。

但知树底听松风,不见风前落松子。

三韩华萼手自开,其间琐碎如婴孩。

请因贾客诏君长,二十馀年无使来。

形式: 古风

谢胡帅饷酥

虎头骨相生来无,谈天吻燥斋肠枯。

欲从底处觅膏润,凝香燕寝烹牛酥。

鹅儿黄拂冰肌肤,关中穰下远不如。

已令炊饼作十字,今晨盛馔非伊蒲。

形式: 古风

道中遇雨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间布谷劝春农。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