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太真(其三)》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杨贵妃(太真)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悲剧色彩与对权力、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句“委地花钿了不存”,以“委地”形容花钿散落于地,象征着杨贵妃生命的消逝,以及她曾经繁华富贵的瞬间消亡,花钿作为古代女子装饰品的代表,其“了不存”暗示了杨贵妃生命的终结和荣华的消散。
次句“马嵬坡下渺芳魂”,将地点指向马嵬坡,这是杨贵妃被赐死的地点,通过“渺”字,表达了对杨贵妃灵魂飘渺、难以捉摸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人物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脆弱。
后两句“如何道士传来语,尚有金钗达至尊?”则引入了道士与金钗这两个元素,道士的传语可能是指传说中道士为杨贵妃求情或预言,而“金钗达至尊”则暗指即使在死后,杨贵妃仍能以某种方式影响至高权力,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悲剧命运的同情,也有对其影响力持久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杨贵妃从生前的辉煌到死亡的凄凉,再到死后仍能触及权力中心的想象,深刻揭示了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常与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历史人物情感的深度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