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弼唐感旧赠庞祖如二首(其二)

他日谁青史,当年易姓名。

门人思李固,孤子寄程婴。

我愧前贤事,君犹古道行。

白头怀宿昔,竟夕自沾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过弼唐感旧赠庞祖如二首(其二)》中的一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以及对古代道德风尚的向往。

首句“他日谁青史”,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关注,暗示了对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物的敬重。接下来,“当年易姓名”则点出了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的身份变化,或许是为了避祸或是为了追求某种理想而改名换姓,这种行为体现了他们对理想的执着和对个人命运的超脱。

“门人思李固,孤子寄程婴”两句,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李固和程婴分别是汉代和春秋时期的忠臣义士,他们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代表着忠诚、勇敢和牺牲的精神。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这些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忠诚与正义的向往和追求。

“我愧前贤事,君犹古道行”则是诗人对自己与他人行为的对比反思。他承认自己可能无法达到前人的高度,但赞扬对方仍然坚守着古代的道德风尚,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对现实社会中道德缺失的忧虑。

最后,“白头怀宿昔,竟夕自沾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回想起过去的时光,心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至于在夜晚思考时,泪水不禁湿透了衣襟。这一句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古代道德风尚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初月

银河谁下钓,天道自张弓。

色借桑榆日,凉生玉笛风。

山光开半面,人影在墙东。

不俟居弦望,清辉万国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屈本庵入都

白首皇都客,兹游亦壮哉。

夏云凝岱岳,秋色在金台。

万里何穷路,三闾未易才。

岭头无可恋,应为荔枝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寿何克谏

洞口桃花落雨馀,清溪流出引樵渔。

姓名不愧何徵士,甲子终虚宋永初。

七字题诗传白社,千峰采药散比闾。

知君妙得还童诀,玄鬓朝来渐满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岁暮送区鱼山归香山

长将笔舌代耕芸,海岛焉能绝世尘。

百里暂归贫有母,一年将尽老催人。

潮光似火船头晓,梅子如珠屋角春。

乱日相期无可祝,早占熊梦慰慈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