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其八)

古人为己学,不以遇不遇。

学问思辨行,止定静安虑。

次序固晓然,人情苦伤遽。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人为了自我提升,不在乎遭遇的好坏。
学习、思考、辩论和实践,然后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深思熟虑。
顺序是明显的,但人性常常在匆忙中受伤害。

注释

古人:指古代有学问的人。
己:自己。
遇不遇:遭遇的好坏,指外界条件。
学问:学习和知识。
思辨:思考和辨别。
行:实践。
止定:内心平静。
静安虑:冷静思考。
次序:逻辑顺序或步骤。
固:明显地。
晓然:清楚明白。
人情:人性。
苦:常常。
伤遽:匆忙中受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中的第八首。诗中,诗人强调古人对于学习的态度,即使遭遇困顿也不放弃自我提升。他们注重学问、思考、辩论和实践,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深思熟虑。诗人指出,这种学习过程是有条不紊的,然而人的情感往往会因外界变化而波动,使人感到困扰。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个人修养和学术追求的坚守,以及对人生起伏的哲理反思。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其十二)

南园鼎盛时,纷纷车马迹。

须臾风景异,树老春寂历。

盛衰那可常,此理最明白。

形式: 古风

次韵李参政湖上杂咏录寄龙鹤坟庐(其四)

南山高崔嵬,草树蔚乔林。

云横日曀曀,蝉鸣谷阴阴。

戛然丹凤咮,为我作好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李肩吾读易亭山茶梅

梅华鹤羽白,茶华鹤头红。

拱揖鹤山翁,始授宗人同。

山间两宾主,穷极造化功。

易终得未济,曹末观豳风。

或嗟生处远,不近扶木东。

谁知天然贵,正在阿堵中。

喧寂四时耳,寒至窒斯穹。

冷眼看千古,声色沈英熊。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韵李彭州乞鹤于虞万州(其一)

急景应如赴壑鳞,感时心事可怜生。

湖边雁序殷勤叫,持寄新诗念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