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仙台

轩辕遗迹几千秋,世故消沈万事休。

论道客归空白日,垂湖龙去不回头。

仙台有迹留今古,丹法无传已缪悠。

逐客偶来寻往事,青山无恙水长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登飞仙台》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的感慨。

首联“轩辕遗迹几千秋,世故消沈万事休”开篇即以“轩辕”这一古代神话人物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历史时空,暗示了飞仙台作为一处历史遗迹,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接着,“世故消沈万事休”一句则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终将归于沉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颔联“论道客归空白日,垂湖龙去不回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其中,“论道客归空白日”可能暗指那些寻求真理或智慧的访客,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后,最终只能带着空虚与失落离开,象征着人类在追寻终极真理过程中的无奈与局限。“垂湖龙去不回头”则以龙的离去比喻历史的不可逆转,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历史的不可更改性。

颈联“仙台有迹留今古,丹法无传已缪悠”转而聚焦于飞仙台本身,指出这里不仅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也蕴含着古老的传说与神秘的丹法(道教炼丹术)。然而,“丹法无传已缪悠”则暗示了这些知识或技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失传,变得模糊不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断裂的忧虑。

尾联“逐客偶来寻往事,青山无恙水长流”收束全诗,以“逐客”自指,表明自己偶然来访,探寻往昔的故事。尽管面对着青山绿水的永恒之美,诗人仍无法摆脱对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问题的深深忧虑。最后一句“青山无恙水长流”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永恒循环的肯定,同时暗含着对人类文明能否持续发展的疑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类文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湘妃庙

焚香展敬湘妃庙,千古荒凉枕碧流。

擎日古松皆错落,空山遗像自潇飕。

苍梧道远心长苦,斑竹丛中湿未收。

留得万年香火在,落花啼鸟自春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从弟时际讣音

甲科领荐吾先老,兄弟同袍汝独贤。

闻讣远来情悄悄,开缄无那泪涟涟。

扶携每有家乡梦,光显曾期日月边。

独立天涯谁是伴,雁声惊起五更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谭一元讣音

夺魁元是出群材,同领乡书上国回。

冀北久无收骏足,粤南谁更觅珠胎。

苍天何意裁修短,白日无心任往来。

絮酒他年怜故旧,青山归去奠三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大荆驿次韵二首(其一)

荆驿台高望眼长,路当冲要接疆场。

鸟声啁哳鸣幽径,树影交加上粉墙。

远岫笼烟将暮色,片云拖雨送秋凉。

借眠人老无清兴,不梦当年睡海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