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舟行村坞中

一村通略彴,欲往翠微重。

茅屋萝全补,竹篱云半封。

溪声咽残月,山色破寒钟。

早有鸟惊起,幽人策短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乡村小径上泛舟行进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一村通略彴”,简练地描绘了村庄间的小桥相连,为读者铺开了一条通往翠微深处的道路。接着,“欲往翠微重”则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美景的渴望与期待。

“茅屋萝全补,竹篱云半封”两句,通过“补”和“封”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茅屋上的藤蔓仿佛是大自然的修补者,而竹篱上半遮半掩的云雾,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溪声咽残月,山色破寒钟”描绘了清晨时分的静谧与冷清。溪水潺潺,似乎在低语,伴随着残月的余晖;山色在晨钟的敲响中渐渐显现,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寒意与生机。

最后,“早有鸟惊起,幽人策短筇”则以鸟儿的惊飞和诗人手持短杖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晨乡村的宁静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

收录诗词(3)

邹若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延清阁夜坐

虚绿摇窗镜影空,庭梧瑟瑟剪秋风。

水晶帘外朦胧月,人在秋江碧练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春

乍寒乍暖落花天,好景全消又一年。

蝶影飘残桃底露,莺声啼破柳梢烟。

休弹锦瑟伤青鬓,谁向红楼惜翠钿。

惆怅王孙归路杳,任他茅草自芊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乙卯送别

天上星辰合,人间乞巧时;

自嗟方识面,已赋别离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离别

澹云微月映银河,料得双星别恨多。

莫怪人间增怅望,从知天上也蹉跎。

金针争乞天孙巧,云锦停抛织女梭。

底事盈盈隔秋水,一年只许一经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