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八关

古镇易为客,了身一篮舆。

贪游八关寺,忘却子公书。

青青天气肃,澹澹春意初。

东风经古池,满面生纡馀。

卯申缚壮士,人世信少娱。

时来照兹水,点检鬓与须。

日暮登古原,微白见远墟。

念我遂初赋,徘徊月生裾。

悠悠不同抱,悄悄就归途。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镇容易接纳过客,我乘着竹篮小车出行。
沉迷于游览八关寺,竟忘了子公的教诲。
清新的空气中带着几分肃穆,春天的淡雅气息刚刚开始。
东风吹过古老的池塘,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卯申时分像束缚勇士般忙碌,人间的乐趣实少。
偶尔照见水面,检查自己鬓发和胡须是否斑白。
日落时分登上古原,远方的村落依稀可见。
想起我最初的志向,月光下独自徘徊。
内心思绪悠长,悄然踏上归乡之路。

注释

古镇:古老的城镇。
易:轻易地。
为客:接待客人。
篮舆:竹篮小车。
贪游:沉迷游览。
八关寺:一座寺庙。
子公书:子公的教诲或书信。
青青:清新。
天气肃:空气肃穆。
春意初:春天刚开始。
东风:春风。
纡馀:波纹、涟漪。
卯申:早晨和下午。
壮士:比喻忙碌的人。
信:确实。
少娱:乐趣少。
兹水:这水面。
点检:检查。
远墟:远方的村落。
遂初赋:实现最初的志向。
徘徊:犹豫不决。
悠悠:思绪深远。
悄悄:悄然无声。

鉴赏

这首宋诗《再游八关》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描绘了诗人重游八关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古镇易为客”表达了诗人对古镇的亲切和适应,而“了身一篮舆”则写出他轻装简行的状态。诗人沉醉于游玩,以至于“贪游八关寺,忘却子公书”,流露出对寺庙风景的深深迷恋。

接下来的诗句“青青天气肃,澹澹春意初”描绘了春天清新宁静的景象,东风吹过古池,诗人感到心绪舒缓,“满面生纡馀”。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卯申缚壮士,人世信少娱”,暗示时光匆匆,乐趣不多。

在游览中,诗人审视自己的容颜,“时来照兹水,点检鬓与须”,意识到岁月不待人。日暮时分,他登上古原,遥望远方,“微白见远墟”,心中怀揣着“念我遂初赋”的感慨,月光洒下,他独自徘徊,内心充满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悠悠不同抱,悄悄就归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透露出一种超脱而又无奈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赋(其三)

脩眉入幽梦,起费西南望。

终愿学柳文,买泉筑愚堂。

错磨高壁翠,日日在我旁。

忽在新野邹,行从泰山羊。

城中瞻使君,驾鹤高驰翔。

诗成堕人世,字字含风霜。

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

顾许俗士驾,平参丈人行。

封姨岂嗔予,震怒挟阿香。

知公终可恃,不记当趋装。

清欢岂有极,夜色来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再赋(其二)

兴公赋天台,千字一何少。

岘山逢巧匠,笼络六诗了。

馀情到娘子,心动云缥缈。

彷佛山阿人,薜荔一身绕。

殷勤供泚笔,路转得龙沼。

应龙喜公来,嘘气纷雾杳。

忽然张盖起,知不受人扰。

诗成中有画,幽情杂荒窈。

从公虽一快,顾有和诗挠。

是事姑置之,归路迷日表。

安得永兹乐,彭铿尚为夭。

但愁归城中,念山令人老。

形式: 古风

再赋(其一)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

先生坐坛上,持钺令馀子。

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

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

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

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

乐哉邦无事,那待猛政理。

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

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

岩树阅几客,尚馀尧时髓。

抚板歌公诗,未暇知馀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