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祸福无门未可凭,天教有口可无声。
莫嫌口解为身累,雁不能鸣反自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牥的《代百舌答》,以百舌鸟自比,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诗中"祸福无门未可凭",寓意人生的祸福难以预料,不是个人所能掌控;"天教有口可无声"则暗示了虽然有才能或意见,但有时却无法表达出来,如同百舌鸟虽能鸣叫,但在特定情况下却只能保持沉默。接下来的"莫嫌口解为身累",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困境的自我宽慰,即使语言能力成为负担,也无需过于自责;最后"雁不能鸣反自烹"用了雁鸟被烹的典故,比喻自己即使有言论权,若不谨慎使用,反而可能招致麻烦,如同雁因鸣叫而被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百舌鸟的形象,揭示了人生中的某种无奈和智者自省的态度。
不详
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一点无多小似萤,虚堂夜静灭还明。
若教安顿无风处,犹可从容到五更。
问渠得似山间日,犹自筠笼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闻君妙得医王诀,我病劳君指下求。
天与一般愚直性,不知何剂可能瘳。
玉天无滓月光寒,霁色分明在露盘。
一夜九重全不寐,时教中使捲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