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
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中的僧人生活。"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独自居住在山中的宁静与简朴,没有其他世俗的追求和乐趣。"三个柴头品字煨",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用三个木柴烧火烹煮,展现出僧人的清贫和对自然之物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禅定的生活方式。"不用援毫文彩露",进一步强调诗人不追求文字华丽,而是更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层面的提升。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禅意生活态度。
不详
白衣阁外绕珠栏,人在琉璃菡萏间。
谁把此花为刻漏,修行不放一时閒。
晋室陵迟帝纪侵,群英晦迹匡山阴。
楼烦大士麾麈尾,十七高贤争扣几。
才高孰谓文中龙,返使伊人思谢公。
烟飞露滴玉池空,雪莲蘸影摇秋风。
今宵何与寡欢人,壮岁回头意尚新。
坐叹秋光殊汲汲,起看银汉独沦沦。
有怀并作凄其望,天道疑无往者亲。
自数塞书感归雁,别缘探病过怡春。
南山高,北山低,日出东方夜落西。
白牛上树觅不得,乌鸡入水大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