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和郯城旅店壁间韵

乱山无主隔前溪。水自东流我自西。

柳外桥边住马蹄。意凄迷。芳草连天一望低。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的山水画卷。首句“乱山无主隔前溪”,以“乱山”喻指纷扰的思绪,“无主”则暗示了内心的迷茫与孤独,而“隔前溪”则仿佛是将这份情感与外界隔绝开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接着,“水自东流我自西”两句,运用流水与行人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无奈。水向东流去,象征着不可逆转的时光;而“我自西”则暗示诗人正逆流而上,或许是在追寻某种失去的东西,或是对过去的回忆。

“柳外桥边住马蹄”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情感具象化。柳树常被赋予离别与送别的意味,而“桥边住马蹄”则可能是在暗示某次离别的情景,马蹄声在柳树与桥梁之间回响,增添了别离的哀愁。

“意凄迷”三字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凄凉而迷茫,难以言表的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

最后,“芳草连天一望低”描绘了一片广阔的绿色,但“一望低”却透露出一种压抑感,仿佛连绵不绝的绿草也无力承载心中的沉重。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辽阔,更暗含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对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自我安慰的心境。

收录诗词(11)

杨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河传.题瑞和女侄《倚竹图》

绿净。碧晕。庭院潇洒,戛韵玲珑。卷帘花影逗春红。

香浓。鬌云松。天然淡泞兰情悄。尘不扰。

翠袖新寒早。无言斜倚玉阑干。幽闲。暑风凉月天。

形式: 词牌: 河传

离亭燕.晚泊高淳湖口

荡漾湖光山色。风景早如江北。

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西下夕阳寒白。

东望暮云凝碧。轮指水程原不远,总算天涯行客。

处处是长亭,离恨谁知端的。

形式: 词牌: 离亭宴

淡黄柳.九日同人龙山秋禊待月而归,分韵得泻字

溪山入画。秋意真潇洒。暝色空濛烟欲化。

柳外青帘低亚。寒叶吟风舞香鹧。碧山社。

依然古庭榭。提往事、等飘瓦。问何人笔底春涛泻。

笑插茱萸,好扶残醉,愁听城头鼓打。

形式: 词牌: 淡黄柳

祝英台近.九秋望日访卞玉京墓,同人分咏得影字,墓在慧山祁陀寺锦树林

碧云窝,黄叶径。古寺一声磬。

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

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

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