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翠微山看桃

梅花才落见桃花,欲问桃源路转赊。

直上翠微开眼界,饱餐赤饭养心芽。

句留客屐诗中画,烂漫天真阁外霞。

面壁老僧曾悟否,山猿已报夕阳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梅花凋零后接着是桃花盛开,想要探寻桃花源却道路遥远。
径直登上青翠山巅开阔视野,尽情享用红色米饭滋养心灵。
诗句中的足迹如画,描绘出烂漫天真的景象,门外则是绚丽晚霞。
面对墙壁的老僧是否有所领悟?山中的猿猴已经报时夕阳西下。

注释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桃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生机和希望。
桃源:理想中的隐居之地,寓意世外桃源。
赊:遥远,难以触及。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势轻柔。
眼界:视野,眼界。
赤饭:红色的米饭,可能指小米或某种特殊食物。
心芽:心灵深处的萌芽,比喻灵感或感悟。
客屐:客人的木屐,代指游子或过客。
诗中画:诗歌中的画面,富有诗意。
天真:纯真无邪,未经世俗污染。
阁外霞:楼阁之外的晚霞,美丽的自然景色。
面壁:面对墙壁静思,佛教修行方式。
悟:领悟,理解。
山猿:山中的猿猴,象征自然。
夕阳斜:夕阳西下,傍晚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翠微山欣赏桃花的场景。首联以梅花落尽,桃花盛开,暗示季节更迭,引出对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的向往。"欲问桃源路转赊"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更深处的桃花源,但路径似乎遥远而曲折。

颔联"直上翠微开眼界",诗人决定不畏山路崎岖,直登山顶以开阔视野,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饱餐赤饭养心芽"则寓言般地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得到滋养。

颈联"句留客屐诗中画,烂漫天真阁外霞",通过写景抒情,将游人的足迹和诗句化为如画的意境,同时描绘出山外晚霞的绚丽,增添了诗意。

尾联以"面壁老僧曾悟否"引入哲思,询问山中的老僧是否能从眼前的景象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而"山猿已报夕阳斜"则以自然之景收束,暗示时光流转,夕阳西下,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游翠微山赏桃花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色、人生哲理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追求。

收录诗词(41)

顾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稚山林出诗见示因书其后

论交常忆少年时,耐久如君倍足思。

金马不移孺子节,石麟肯负志公期。

经霜傲菊依幽径,漾月修篁种曲池。

六客衔笺烂似锦,莫嫌野鹤故来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偕谭子钦惟寅游西樵

江西美景闻天下,君上湖亭意若何。

吞吐晴光千浪暖,卷舒云气两峰多。

阳春有脚归花柳,芳草无心恋绮罗。

力倦翻嫌花路浅,振衣再拟一同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偶作

弹铗复尔尔,登楼向落曛。

烟深横白鹭,枫老宿彤云。

松牖寒威入,琳宫远磬闻。

自然能远俗,无复赋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偶作

日暮悲笳起,孤衾入梦寒。

沙飞桐鹊隐,草蔓石鲸残。

龙战知何极,乌栖转未安。

幽燕多老将,壮气满桑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