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圆明园即景杂赋五首(其四)

心閒境自幽,树老园更古。

况复近西山,云气时吞吐。

结茅为屋宇,欲识农家苦。

俯仰觉安和,何必誇瑶圃。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于圆明园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诗中通过“心閒境自幽”一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接着,“树老园更古”则进一步渲染了园中古木参天、岁月悠长的氛围。

“况复近西山,云气时吞吐”两句,以动态的云雾变化,衬托出自然界的生机与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浩瀚。这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结茅为屋宇,欲识农家苦”则转向对简朴生活的描述,通过“结茅”这一行为,既展现了农舍的简陋,也暗含了对农民劳作艰辛的理解与同情。这里,诗人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生活状态,更深入到了精神层面,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最后,“俯仰觉安和,何必誇瑶圃”两句,总结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他感到无论是在自然的怀抱中还是在简朴的生活中,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无需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虚名与富贵(瑶圃通常指华丽的园林)。这不仅是对当下情境的感慨,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和谐比外在的奢华更为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暮春圆明园即景杂赋五首(其五)

石泉绕砌听鸣琴,花竹当轩畅远襟。

不必静观方自得,由来物物见天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咏松三首(其一)

龙鳞百尺郁青葱,独立亭亭众植中。

谩道性刚多傲物,岁寒梅竹许相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咏松三首(其二)

扶疏新干手亲栽,偃盖俄成亦壮哉。

岂是上林培植别,由来造物重良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松三首(其三)

高标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

为重坚贞栽砌畔,绿阴如滴满轩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