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马头双鹊飞来喜。惜凝望、音书至。

一掬离怀千万事。

绿窗深夜,短笺封就,应也寻人寄。

春风鬓畔疏梅蕊。映妆艳、清如洗。

苦恨眼边常忆记。

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一止的《青玉案》,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情绪,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心中的温馨与孤寂。

开篇“马头双鹊飞来喜”,便设定了一种欢快而又带有几分忧郁的情境。鹊鸣声中透露出喜悦之情,但这种喜悦很可能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寂寞和不安。紧接着,“惜凝望、音书至”,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书信到来的期待与珍视,通过“音”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亲人声音的渴望。

“一掬离怀千万事”,这一句则是诗中情感的高潮,掬取手中的尘土象征着无限思念和离别之痛,那些往日的点滴、欢乐与悲伤,都凝结在这“一掬”之中。接着,“绿窗深夜,短笺封就,应也寻人寄”,描绘了作者在深夜静谧中书写信件的情景,通过“绿窗”和“短笺”,我们可以想象到那份平淡中的寂寞与期待。

接下来的“春风鬓畔疏梅蕊。映妆艳、清如洗”,则是诗人借用春日的景色,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梅花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更是作者孤独和寂寞心境的写照。而“苦恨眼边常忆记”,则直接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最后,“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这一句中,“楚宫”、“行路”等字眼,不仅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氛围,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亲人思念之情的无奈与哀愁。通过“倚桥攀驿”,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助,而“供尽梅花泪”则是对前述思念的总结,梅花泪水化作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巧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复杂而真挚的情感。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

小山遮断蓝桥路。恨短梦、难飞去。

长记修眉萦曲度。

约花开槛,映风招袖,总是怜渠处。

追欢我已伤迟暮。犹有多情旧时句。

极目高楼千尺许。

竹枝三唱,为君凄断,东日西边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临江仙

台上风光浓欲滴,傍阑芳桂阴成。

乱山相对长官青。琢诗能句好,举酒见心倾。

团扇不应秋后弃,几年仁惠风行。

渭城柳色若为情。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声。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饯别王景源赴临江军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

大江旁畔老诸侯。举觞仍气概,觅句更风流。

迟暮不堪容易别,溪声为写离愁。

自从今日转船头。他时扶杖叟,独立向沧洲。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和王元勃韵

落日西风原上好,笛声谁奏伊凉。

缓寻山径掇幽芳。平生真自许,江海老潜郎。

最爱杯中浮蚁闹,鹅儿破壳娇黄。

使君醉里是家乡。更追修禊帖,一咏一传觞。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