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
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
失意倦京国,羁愁成鬓霜。
何如伴征雁,日日向衡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廖八下第归衡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廖八在京都科举落第后的关切和安慰之情。首句“曾作关中客”表明廖八有过在关中的经历,次句“尝窥百二疆”暗示了关中的险要地理位置,可能暗指科举竞争的激烈。接下来,“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运用了夸张手法,将秦岭的山水比作能触动人心的哀愁,表达了廖八此刻的失落与哀伤。
“失意倦京国”直接点出友人因考试失利而感到疲惫和沮丧,而“羁愁成鬓霜”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内心苦闷,仿佛连两鬓都因忧愁而染上了白发。最后,诗人建议廖八不如像征雁一样,每日飞往衡山,寓意着回归自然,或许能暂时忘却京城的烦恼,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又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鼓励。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胸怀磊落逢知己,气略纵横负壮心。
玉麈生风宾满坐,金鳞照甲士如林。
牛羊日暖山田美,雨雪春寒土屋深。
自古幽并重豪侠,祗应行乐费黄金。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禦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使君居处似山中,吏散焚香一室空。
雨过紫苔惟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
白醪酒嫩迎秋熟,红枣林繁喜岁丰。
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仙翁。
汉柱题名墨未乾,南州坐布政条宽。
岭云路隔梅攲驿,使驿秋归柳拂鞍。
建礼侵晨趋冉冉,明光赐对佩珊珊。
颍川此召行闻拜,冠頍凝尘俟一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