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江今几时,恐同元祐初。
中间一报复,河洛已丘墟。
先生讲金华,此意将何如。
君子与小人,似难动诛锄。
要使各当位,正论常有馀。
幸哉边陲静,群蛮亦安居。
大是民力穷,郡邑困军储。
又且士气弱,虚言多阔疏。
先生其扶持,行顾平日书。
西风动召节,帅阃来徐徐。
经行得古台,逸揽志愈摅。
孺子守穷巷,敢负师训欤。
殷勤拜席间,别语不暇舒。
斐然忽成章,先生其念诸。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冲风霜雪繁,涧路少行迹。
相望一山尔,那知有行役。
人常畏违离,我怀复难释。
岁晚欲晤言,门前尚谁客。
临安至山阴,玉室多仙宅。
酒船寻贺老,才大今诗伯。
东方诸侯上,千骑森华戟。
村馆足奇士,龙门可夺席。
优游何当还,梅花正云白。
无令诗囊空,但恐酒杯窄。
斯时定何时,腊月哉生魄。
文笔擅名第,当置台馆中。
不合大雅尚,天怒令诗穷。
昔年弄水亭,一见知不同。
继而灵山阳,示我所作工。
岂期江海上,浩然复相从。
小篇清且丽,大篇疏而通。
尚友梅都官,不但杨陆翁。
和平事淡泊,志意惊盲聋。
时时写几句,岂只凡马空。
又喜富收拾,锦绣纷青红。
决定得名世,挽回正始风。
岑岑闽岭山,连帅鼓角雄。
幕府少为贫,因与了事功。
地煖罕霜雪,榕阴荔枝丛。
不妨资食啖,閒游佛老宫。
万一遇真隐,识赏无匆匆。
寻常五六月,弄泉南涧幽。
微步匝山影,馀凉抚茶瓯。
低回金辇尘,固为升斗谋。
虽无啼饥阻,扪腹已白头。
汗浆走弊舆,漫刺何所求。
看君已通籍,合上东观游。
弦歌指秣陵,袖手远急流。
又乘舶䑲风,严滩理还舟。
寄谢我猿鹤,行藏尽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