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其五)

飞鸿渡衡湘,游戏寒江浔。

携群复挈侣,浩荡同浮沉。

一鸿忽失意,矰缴乃见侵。

众鸿不忍去,徘徊发哀音。

悲风何所恶,积水而又深。

欲渡那不得,徒存恤鸿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杂诗六首(其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雁群过衡湘江面的画面。首句“飞鸿渡衡湘”,以大雁南飞渡过湘江起笔,展现了季节变换和迁徙的自然景象。接下来,“游戏寒江浔”写出了雁群在江边嬉戏的轻松气氛。

“携群复挈侣,浩荡同浮沉”进一步描绘了雁群的团结与和谐,它们相伴同行,一同在江面上翱翔。“一鸿忽失意,矰缴乃见侵”笔锋一转,暗示有一只雁不幸遭遇猎人之箭,同伴们的悲痛之情油然而生。“众鸿不忍去,徘徊发哀音”表达了雁群对同伴的哀悼和不舍,哀鸣之声回荡在江面。

“悲风何所恶,积水而又深”借景抒情,悲凉的风和深沉的积水象征着困境和危险。“欲渡那不得,徒存恤鸿心”揭示了雁群的无奈与悲悯,它们想帮助受伤的同伴却无能为力,只能满怀同情。

整首诗通过雁群的遭遇,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对困境中弱者的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生态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六首(其六)

扶桑靡由登,六龙信难挽。

我何不量力,欲使白日返。

短景苦相迫,岁节忽成晚。

虫蛰念在春,木落命归本。

循环理固然,天道岂云远。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读史(其一)

周衰麒麟出,汉末黄河清。

见之非其时,徒有嘉瑞名。

古道既缅邈,企慕惟空情。

茫茫千祀上,此义圣所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读史(其二)

堂坳不容杯,渤澥纳百川。

大小何乃殊,其量使之然。

鄙人器易盈,德士心广渊。

美哉黄叔度,千古称其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读史(其三)

鲁连天下士,气凌七国雄。

能令一箭书,坐收聊城功。

秦军苟不却,高名亦成空。

当时受黄金,遂与常人同。

所以有志士,千古钦遗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