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江上急雨、江豚、波涛与山峰的壮丽景象,以及行船在江上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首联“江急雨冥冥,江豚吹浪腥”,开篇即以“江急”、“雨冥冥”渲染出江面的动态与朦胧氛围,紧接着“江豚吹浪腥”一句,通过江豚跃出水面,激起浪花,其腥味弥漫于空气中,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江水的生机与活力。
颔联“涛奔远岸白,峰逐去帆青”,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上的波涛奔腾至远处岸边,形成一片白色的壮观景象;而远处的山峰则随着行船的移动,仿佛追逐着船帆,呈现出一派青翠欲滴的景色,两相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颈联“野戍春低树,滩舟火聚星”,转而描写江边的野戍(野外的守卫点)在春日里显得格外低矮,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而江滩上的船只,则在夜幕降临时,灯火闪烁,如同繁星点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
尾联“长年趁风便,向晚更扬舲”,最后两句聚焦于行船之人,他们趁着有利的风向航行,直至傍晚时分,依然不减前行的决心,继续扬帆前进,表达了诗人对勇敢追求、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上风光与人物活动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一幅生动的江上行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