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半至午半,南方旋北方。
往来分逆顺,治乱判阴阳。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先天易吟三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人以高度的哲理和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运行与人类社会治乱的道理。
"子半至午半,南方旋北方",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天中从早晨到正午,再由正午转向下午的时间流转。这里的“子”指的是早晨,“午半”则是指中午过后,时间的流动如同自然界中的四季更迭,展现了诗人对宇宙时序的观察和感悟。
"往来分逆顺,治乱判阴阳",这两句则深入探讨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古代易学中,“往来”指的是事物的发展变迁,而“逆顺”则象征着事物运行的不顺与顺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治理国家、社会之乱、判断是非对错的深刻理解,体现了易学中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天地囿于气,圣贤脩此心。
范围非有许,生聚尚斯今。
水旱尧汤有,先天数可推。
圣君得贤相,翻是太平时。
先觉欲觉后,三峰列四图。
求精由蕴入,言说本来无。
首言天地易,次语赞羲皇。
系传谁精玩,先看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