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胡宿所作,名为《题饮光亭》。诗中描绘了饮光亭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在此地的内心感受。
首句“居易能藏气”,以“居易”暗指饮光亭,暗示此处环境宁静,能够让人的心境平和,仿佛能藏纳天地之气。接下来“探幽复治亭”,点明诗人不仅欣赏这里的美景,还亲自参与了亭子的治理,体现出他对这片自然风光的深厚情感。
“泉华聊自挹,涧响与谁听。”这两句描绘了泉水与山涧的声响,诗人独自品味泉水之美,倾听山涧的回响,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共鸣。这里运用了“聊自挹”和“与谁听”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圆桧行依盖,前峰坐对屏。”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亭子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圆木形成的亭顶如同伞盖,遮蔽着四周的景色;而前方的山峰则像是一幅精美的屏风,静默地矗立在那里。这种形象的比喻,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一瓢吾道在,凉月此忘形。”诗人以“一瓢”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表示自己的生活哲学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在凉爽的月光下,诗人仿佛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心灵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饮光亭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