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寿王汝良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

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过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寿王汝良》。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作者对朋友寿王汝良的深切祝福。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这一句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寿王汝良文学才能和个人品德的高度评价。汉代的机轴以其精密复杂著称,而晋代人文荟萃,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因此这两者结合起来,既赞扬了寿王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强调了他的人格魅力。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这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朋友不仅在才华上,更在品行上给予极高的肯定。这里的“封侯”意指封爵,成为贵族,这里用以比喻寿王的人格和才能足以使他谈笑间可成就非凡事业。

接下来的几句:“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则是对寿王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给予高度评价。这里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强调了寿王的卓尔不群,即便是在历代众多的人物中,他也是独树一帜。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这一句出自古代英雄事迹,用以形容寿王有如古代英雄那般的气概和抱负。这样的比喻不仅提升了词中的豪迈气息,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朋友壮志凌云的一种赞美。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这一句则是用古人故事来点缀,表达了对寿王不忘初心、坚持理想的期待。这里的“青衫”象征着清廉和正直,而“楚尾与吴头”则指的是国家的边疆,这里暗示着作者希望寿王能够像古代忠诚守卫国土的人物一样,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

最后几句:“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则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这里的“长安”、“灞水”和“三槐”都是古代美好的景致,而将这些景致与寿王相联系,则是在赞美他的品德与才华不仅能够赏析自然之美,更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这首词以祝寿为名,实际上是对友人全面才能的高度评价和深情的期望。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

春事能几许,密叶著青梅。

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

不惜春衣典尽,只怕春光归去,片片点苍苔。

能得几时好,追赏莫徘徊。雨飘红,风换翠,苦相催。

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

坐则高谈风月,醉则恣眠芳草,醒后亦佳哉。

湖上新亭好,何事不曾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四犯剪梅花.上建康钱大郎寿

水殿风凉,赐环归、正是梦熊华旦。

叠雪罗轻,称云章题扇。西清侍宴。

望黄伞、日华笼辇。金券三王,玉堂四世,帝恩偏眷。

临安记、龙飞凤舞,信神明有后,竹梧阴满。

笑折花看,橐荷香红润。功名岁晚。

带河与、砺山长远。麟脯杯行,狨鞯坐稳,内家宣劝。

形式: 词牌: 四犯剪梅花

四字令/醉太平

情深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