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宜都

二年峡内厌羁束,此日江湖欣渺茫。

烱烱晴鸥明晚色,悠悠残日动波光。

远眸尽处即他境,叠嶂痕边仍旧乡。

自是望乡须泪落,不缘风树使心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舟泊宜都时的寂寞心境和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二年峡内厌羁束”一句,通过“二年”的时间跨度,展现出诗人长期被困守在峡内的无奈与厌倦。"羁束"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被束缚的心情。

“此日江湖欣渺茫”一句中,“此日”指代当前时间,"江湖"泛指广阔水域,而“欣渺茫”则传递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与前两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

接下来的“烱烱晴鸥明晚色,悠悠残日动波光”两句,则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怀。"烱烱晴鸥"形容太阳西沉前的辉煌,“明晚色”则指的是那宁静的傍晚时分;“悠悠残日动波光”中,“悠悠”形容余晖绵长,“残日”指的是即将消逝的夕阳,而“动波光”则是对水面上摇曳波纹的生动描写。这些景物的描摹,不仅美化了自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转。

“远眺尽处即他境,叠嶂痕边仍旧乡”两句中,“远眺尽处”指的是极目所及之地,而“即他境”则表达了对异乡的感觉;“叠嶂痕边”形容连绵不绝的山峦,"仍旧乡"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怀念。

最后两句,“自是望乡须泪落,不缘风树使心伤”,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自是"意味着这是自然而然的情感反应,"望乡须泪落"则是对这种思乡之情的具体描述;"不缘风树"一句中“不缘”意为无缘,“风树”指的是随风摇曳的树木,而“使心伤”则表达了这些景物触动了诗人的心绪,增添了内心的凄凉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淡远而沉郁的意境,是一首典型的怀乡之作。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芍药

青春爱谢日迟迟,正是群芳扫迹时。

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

苦将蕊气相牵引,若对华灯不自持。

应似西江明夜火,馆娃宫里醉西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郧乡县

孤城寂寂枕江湄,万室烧馀事可悲。

故老归来泣环堵,行人伫立问遗基。

年华祗觉凋容鬓,花鸟何曾管乱离。

依旧汉傍春事好,野桃开尽暖风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余于今年二月初一日夜梦中与刘彦礼兄弟水边饮酒赋诗曾记所作元八句忘其馀今足成之

梦里相逢竟是非,人生皆梦亦何疑。

花边置酒行杯速,石上听泉得句迟。

千里幸能申阔积,一欢何必是前期。

谛观石火光中事,虑不长于未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余于六月初三日泛舟至奇石洞留题洞中一首

世人应未到,若士或曾游。

岸隔千峰秀,门临万濑愁。

蜺旌疑可迟,丹洞拟深投。

归去誇尘侣,城闉鹤暂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