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其九)

是他家、绛唇翠袖,可容卿有功否。

相思不到胭脂井,只隔东林烟柳。春去又。

漫一夜东风,吹得花成旧。无人举酒。

但照影堤流,图他红泪,飘洒到襟袖。

人间事,大半归谋诸妇。不如意十八九。

敲门夜半窥园李,赤脚玉川惊走。何处有。

更炙烛风流,看到人归后。休休回首。

笑旧日园林,佺巢蜀锦,处处可携手。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那是她的家,她有着红润的嘴唇和翠绿的衣袖,你能为她立下功劳吗?
思念无法触及那胭脂井,只隔着东林的烟柳。春天已逝去。
漫漫长夜,东风吹落了花朵,无人举杯共饮。
只有月光洒在堤岸,映照着她的泪水,飘落在你的衣袖上。
世间的许多事,大多由妇人决定,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
深夜敲门窥探花园,他赤脚惊扰了玉川子。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地方?
更深夜分,只有烛火照亮归途。别再回头了。
笑看往昔的园林,如同蜀锦般绚丽,处处都曾是我们携手之地。

注释

绛唇:形容女子嘴唇红润。
翠袖:绿色的衣袖,代指女子。
卿:你,这里是对对方的称呼。
谋诸妇:商量于妇人,古代习俗认为妇人善于持家。
玉川:可能指诗人或友人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词人刘辰翁的《摸鱼儿·其九》。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夜月下佳人的幽怨情怀,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是他家、绛唇翠袖,可容卿有功否。相思不到胭脂井,只隔东林烟柳。春去又。漫一夜东风,吹得花成旧。无人举酒。" 这几句通过对美好女性的描写,以及对隔阂相思的表达,传递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不舍。

"但照影堤流,图他红泪,飘洒到襟袖。人间事,大半归谋诸妇。不如意十八九。敲门夜半窥园李,赤脚玉川惊走。何处有。更炙烛风流,看到人归后。休休回首。" 这部分则通过词人的自嘲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摸鱼儿》以其婉约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其三)

三百年、人间天上,遽如许、遽如许。

落花寒食东风雨,漠漠长陵抔土。魂归否。

怕些不分明,又堕人笺疏。且无相负。

记昔与诸贤,共谈洛下,曾识老人父。

牛衣泪,冷落闻鸡东府。风尘曾独深虑。

子规声断长门晓,春梦不堪重做。千万古。

但目极心伤,宛转虞兮楚。江东日暮。

想野草荒田,而今何处,不待雍门鼓。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七)春暮

渺斜阳、村烟酒市,独教王谢如此。

渔翁梦入江头絮,寂寂平安西子。东风起。东风起。

种桃千树皆流水。桥边万里。

甚老子情钟,明朝后日,又洒送春泪。

春过雨,历历远山如洗。暮云堪共谁倚。

诸贤洛下风流散,轻薄纷纷馀几。聊尔尔。问世事。

何如自嗅残花蕊。金铜剑履。

但陌上相逢,摩挲一笑,铸此几时矣。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十二)

待欲□、家山未得,方知名不如酒。

丹砂便做金句漏,难遣鬓青似柳。试搔首。

记移竹南塘,又是三年后。情怀非旧。

叹少日相如,垆边老去,能赋上林否。

种兰处,赢得青青种韭。渊明中路相候。

何须更待三三径,也自长拖衫袖。青袍皱。

便持当金貂,赊取邻家有。小儿拍手。

笑昨醉如泥,盟言止酒,何事醒来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十一)

正何须、阳关肠断,吴姬苦劝人酒。

中年怀抱萦萦处,看取伴烟和柳。柳摇首。

笑飞到家山,已是酴醾后。留连话旧。

问溪上儿童,颇曾见我,有此故人否。

相逢地,还忆今宵三韭。青山知了迎候。

东风自送归帆去,吹得乱红沾袖。暮云皱。

听杜宇高高,啼向无何有。江花垂手。

任春色重来,江花更好,难可少年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