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一)

潜山之水兮流幽幽,溪翁何在兮流不休。

昔之隐于此地兮将何求,后世之人兮因筑亭以遨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潜山之水兮流幽幽”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水的流动,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着,“溪翁何在兮流不休”,诗人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了对那位隐居在此的溪翁的思考,他是否还在,是否还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

“昔之隐于此地兮将何求”,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隐居的意义。隐居者在这里寻求的是什么?是内心的平静,还是对自然的亲近,抑或是对世俗的逃避?这个问题留给读者去想象和思考。

最后,“后世之人兮因筑亭以遨游”,诗人转而思考后人对这片土地的态度。他们是否理解了前人的选择,是否也愿意在这片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归宿?筑亭不仅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美好,从而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启示。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二)

潜山之水兮声潺潺,溪翁何在兮声可观。

昔之隐于此地兮应甚安,后世之人兮因名亭以考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三)

潜山之水兮波涣涣,溪翁何在兮波可玩。

昔之隐于此地兮信无患,后世之人兮因登亭以萧散。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四)

潜山之水兮源远远,溪翁何在兮源不见。

昔之隐于此地兮自无怨,后世之人兮因兹亭以缱绻。

形式: 古风

春风歌

歌春风,柳条微绿杏花红。

小园曲径草茸茸,蝴蝶高下飞游蜂。

涧边流水鸣琤琮,斜日正在林影中。

游人醉倒欢意融,梦魂飞入东华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