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四)

潜山之水兮源远远,溪翁何在兮源不见。

昔之隐于此地兮自无怨,后世之人兮因兹亭以缱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潜山之水的遥远源头与溪翁的神秘踪迹,通过对比昔日隐居者的自在与后人对溪翁亭的眷恋,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情感变化与自然景观的永恒魅力。

首句“潜山之水兮源远远”,以“潜山”点明地点,“水”字引出主题,而“源远远”则强调了水流的深远与源头的不可见,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

接着,“溪翁何在兮源不见”一句,将话题转向了溪边的老者——“溪翁”。这里的“何在”与“不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溪翁的行踪飘忽不定,如同这源头一般难以捕捉,增添了人物的神秘色彩。

“昔之隐于此地兮自无怨”,诗人通过回忆昔日溪翁在此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溪翁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无忧无虑状态的赞美。这里的“无怨”不仅指溪翁个人心境的平和,也暗含了对现代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一种反讽。

最后,“后世之人兮因兹亭以缱绻”则将视角转向了未来,溪翁亭成为了后人缅怀与追忆溪翁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寄托了对溪翁的思念之情,形成了情感的纽带。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传承与文化记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时间、空间与情感的交织,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春风歌

歌春风,柳条微绿杏花红。

小园曲径草茸茸,蝴蝶高下飞游蜂。

涧边流水鸣琤琮,斜日正在林影中。

游人醉倒欢意融,梦魂飞入东华宫。

形式: 古风

太白襄阳歌图

谪仙非诗画非画,山简襄阳别有话。

空令江左作图看,竹院留藏我悲咤。

传闻边头腥甲兵,岘首依前汉水清。

只轮不返边尘扫,莫负当年力士铛。

形式: 古风

咏陶弘景

山中宰相陶隐居,所注本草将何如。

更题真诰作神遇,佳梦是实宁非虚。

人生形神为干躯,心欲造设气乘除。

瞬息变幻争夺途,入山何难可踌躇。

玉波流烟照林庐,岚影爽气归衣袪。

晏起早卧食息馀,三景九道回八区。

一再传其坐忘欤,俛仰今昔多忧虞。

荣名中人天机浅,言与不言养恬愉。

形式: 古风

昌甫题西洛遗民诗卷并所书杜句

东里感兴西洛诗,其年忧国初南来。

后人玩之可忘疲,甚矣世变非吾衰。

长言短句笔墨古,颠倒妙处谁能窥。

雨凉梅熟樽酒地,旧人家藏欣见之。

其间亦录杜陵老,笺阔轴大何尔为。

要知真识未易见,我乃徵逐于兹时。

潇湘莫结遗民悲,信诚空叹晏叟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