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庵曾伯虞挽词

往闻郭林山,学易之指南。

艮斋从其子,议论青出蓝。

授徒兰溪上,妙理常穷探。

真旨传何人,著录推静庵。

称疾似玄晏,观复师老聃。

芸芸已归根,吊客无多谈。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怀念他的朋友静庵曾伯虞所作的挽词。诗中提到郭林山和艮斋,他们似乎都是学问渊博的人物,郭林山在易学上有深入研究,艮斋的儿子则继承并超越了其父的学识。静庵在兰溪教授,对深奥的学问有着不懈的探索,他的真知灼见被后人推崇,尤其是著述方面,以静庵的成就最为显著。

静庵像古代的隐士玄晏和老子观复一样,淡泊名利,以病为由退隐,回归自然。诗人感叹芸芸众生中能理解他的人已经不多,吊唁之际,言语间流露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学术传承的感慨。整首诗简洁凝练,表达了对逝者学问与人格的敬仰以及对其离世的哀思。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赠孙次山

南涧有奇松,岁晚郁青苍。

北陇有寒梅,同傲雪与霜。

实大华更荣,二美乃相望。

我从采樵归,闻此百步香。

不辞践荒秽,所欣识孤芳。

可玩不可折,折枝亦何伤。

但恐入市门,羞薄时世妆。

少须子含酸,且复成其章。

味宜调鼎食,材可中虹梁。

知音不难逢,会当贡明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戴子微运使出使湖北约以恶语送行而未遣也佳篇见督次韵奉寄

早日逍遥侍从间,重来奉引近威颜。

倦趋北阙晨霜冷,思上南楼夜月閒。

直指不誇新衣绣,曲台只记旧班联。

岂知隔面心犹渴,空讶相如下笔悭。

形式: 七言律诗

又求胡忠简公赞

春秋尊王,外攘夷狄。幼学壮行,终始惟一。

凛然英气,尚父是匹。揭之徂征,可却回纥。

形式: 四言诗

予平生愿学忠恕既以自勉亦告于人王牒正则闻而悦之归作唯斋九万里风斯下矣写衰容命之赞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勉强行之,道其殆庶。

苟憎鬷蔑之貌恶,而废一言于堂下。

则所谓唯之与阿,不能以寸而相去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