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田家

鸠鸣桑树雨还来,且得农夫笑口开。

虽曰田畴多再植,定须天气作重梅。

江鱼欲买全无镪,社酒堪篘旋泼醅。

更遣儿童炊麦饭,殷勤相劝且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雨后鸠鸟在桑树上鸣叫,农民的笑容也展开了。
虽然农田需要再次种植,但还得看老天是否继续下大雨。
想买江鱼却没有钱,社酿的酒也只能斟酌着喝。
我让孩子们煮麦饭,热情地邀请大家慢慢享用。

注释

鸠:斑鸠。
桑树:桑树。
雨还来:雨后。
农夫:农民。
笑口开:笑容展开。
田畴:田野。
再植:再次种植。
天气:老天爷。
重梅:大雨不断。
江鱼:江中的鱼。
全无镪:没有钱。
社酒:乡村自酿的酒。
篘:过滤。
泼醅:倒掉剩酒。
儿童:孩子们。
麦饭:麦子做的饭。
殷勤:热情。
相劝:邀请。
且徘徊:慢慢享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民日常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喜悦之情。首句“鸠鸣桑树雨还来”,鸟鸣声中桑树被雨水滋润,既是对春天景象的描写,也预示着农事将临。紧接着,“且得农夫笑口开”表明农民对于即将到来的耕种季节充满期待和欢喜。

“虽曰田畴多再植”,尽管农田需要重新播种,但诗人强调了农业生产对天气变化的依赖性,“定须天气作重梅”。这里的“重梅”可以理解为适宜的雨水,是春耕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

中间两句“江鱼欲买全无镪,社酒堪篘旋泼醅”,则描写了农民生活中的另一侧面——经济交易。在这里,诗人通过未能购买到鱼和酒的描述,可能是在表达农村经济生活的某种困顿或是对美好愿望的未能实现。

最后,“更遣儿童炊麦饭,殷勤相劝且徘徊”,则转向了家庭生活。诗人通过派遣儿童去烤制麦子(可能是为了储备食物),以及家人之间互相劝勉、徘徊不舍的场景,表现出了家庭间的情感联系和对日常生活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农民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依赖,还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态度。

收录诗词(106)

刘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李簿

执手江亭晚,回骖涧谷深。

碧山衔落照,烟树锁愁心。

空捣黄金泪,谁知白石音。

殷勤嘱鱼雁,他日莫浮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杜宇

花残叶密过芳春,江北江南烟水昏。

何处飞来恼归客,小窗梦破正消魂。

月明声在溪桥侧,雨后人行绿树村。

啼得崔郎肠欲断,桃花颜色怅何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辛亥长至后二首(其二)

遥想清台上,已书云物祥。

自惭身老大,渐喜日舒长。

芹泮三益友,芸窗一炷香。

此间无俗物,贫病亦何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辛亥长至后二首(其一)

老去惊时序,冬温少冱阴。

心閒知物理,阳复见天心。

圣主成郊礼,寰区迓德音。

病夫思赞善,拥褐发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