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乡东望隔齐安,马首才旋去不难。
略似霸陵临渭上,瑟声清怨走邯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黄陂道中的思乡之情与历史感。首句“故乡东望隔齐安,马首才旋去不难”表达了诗人遥望故乡的渴望,虽然相隔齐安,但转身离去并不困难,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向往。接下来,“略似霸陵临渭上,瑟声清怨走邯郸”两句,运用了典故,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相联系,通过“霸陵”、“渭上”、“瑟声”、“邯郸”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氛围和哀怨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引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遗学千秋赖服膺,闭门白首向青镫。
伏生老有残经惧,韩愈师为举世憎。
终夜思公今底柱,秋风吹客又巴陵。
滔滔身世成何事,愧忆当年许代兴。
先生高卧楚云旁,贱子飘摇每忆乡。
四海但知存父执,一鸣尝记值孙阳。
于今耽酒能多少,他日奇文恐散亡。
脱足耦耕如未晚,百年吾亦发苍苍。
大江五月水汤汤,送尔西南守夜郎。
闻道还家生白发,可怜解印纵清狂。
天垂襄汉涵秋色,水下金焦接大荒。
青草洞庭还独去,空山枞桂渺相望。
淮南倒屣尽贤宾,纶阁今称老舍人。
潦倒青春长似醉,交游白首每如新。
一椽托足终何处,四海知髯故绝伦。
惟有诗情浑不减,独吟今夕莫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