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歌寄居易子

青门桥南二月时,青门城北梨花飞。

忽闻啼鸟道乡信,应念行人何日归。

东风一夜青门道,客舍萧条但春草。

远树苍茫感客情,遥山寥落伤怀抱。

酒幔高楼日未斜,参差桥上几人家。

钓鲈潮落见归雁,螺女春深起暮鸦。

此中回望南天路,抚剑悲歌水东去。

欲问红楼醉别时,正是青门忆君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青门歌寄居易子》由明代诗人陈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门桥畔的春景与离愁别绪,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句“青门桥南二月时,青门城北梨花飞”,以季节和地点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二月春风,梨花纷飞,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忽闻啼鸟道乡信,应念行人何日归”两句,通过鸟鸣声传递思乡之情,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归期的期盼。

“东风一夜青门道,客舍萧条但春草”描绘了一夜东风吹过青门大道,旅舍显得格外冷清,只有春草相伴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接下来,“远树苍茫感客情,遥山寥落伤怀抱”两句,通过远树与遥山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酒幔高楼日未斜,参差桥上几人家”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酒楼与桥头景象,虽有繁华之象,却也透露出一丝落寞。最后,“钓鲈潮落见归雁,螺女春深起暮鸦”两句,通过渔夫垂钓、雁群南飞、螺女起舞等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含着对远方亲人归来的期待。

“此中回望南天路,抚剑悲歌水东去”表达了诗人站在青门回望南天之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欲问红楼醉别时,正是青门忆君处”,则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离别情景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思念、希望与失落的深刻体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3)

陈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寄琴乐家兄

佳节岁希遇,良会人罕同。

况逢九日一延赏,兄弟不得相追从。

凉风萧萧送飞雨,独闭高斋向荆树。

断雁声悲落木秋,寒鸦影度残阳暮。

去年此日登高台,邻霄眺望形神开。

酒酣倒帻醉起舞,长江浩荡天风来。

念此使人恋携手,骨肉伤心重回首。

拂石空歌白雪吟,开尊惭对黄花酒。

始知行乐多暌违,眼中不见令心悲。

秋来更欲一登眺,赢得潺湲泪满衣。

形式: 古风

题石田山水障

昔游东山访幽独,谢公西亭傍深曲。

檐楹日落云气凉,百丈空潭澹寒绿。

衡茆列坐若群仙,蒲衾草榻心悠然。

长林落叶散巾袖,绝涧飞泉清素弦。

吟啸于兹足幽赏,野水江云共来往。

雁渚风回钓艇还,鸥沙月上寒潮响。

石田画史何清真,毫素机妙如有神。

丹青放宕竟谁似,岂必辋川贤达人。

形式: 古风

题山水

海国霁烟景,长林气鸿濛。

遥峰积翠起千丈,九天秀出金芙蓉。

石泉淙淙洒风雨,银河半落横苍穹。

恍疑身坐天姥下,万壑五月生寒风。

对此发长啸,逸气凌丹虹。

閒移轻棹入空碧,武陵尽处缘源穷。

鸥沙潮落见溪钓,鹤林月上闻烟钟。

以兹便欲赋归去,孤琴未许来相从。

始知幸接明盛世,谁能敛迹对尘踪。

形式: 古风

三峡流泉题赠九龄文学

蜀江之水何雄哉,奔腾疑从天上来。

飞流直下几千丈,大壑五月鸣风雷。

飘然一望失西北,巫峡清秋起寒色。

声撼长川白日寒,气蒸大漠青冥黑。

我时曾向锦城游,观涛独上瞿塘舟。

划然长啸震林谷,短箫呜咽回中流。

与君对此嘉兴发,便欲因之泛溟渤。

好挟飞仙汗漫游,孤篷醉倚西江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