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夜有小偷迨晓而获志宏戏以诗来次其韵

夜半偷儿亦可怜,乘虚欲负壑中船。

银杯羽化方搜箧,绣被风飘遽返毡。

妄意室中真有道,夺从虎口岂徒然。

贪夫一笑心为咎,举体空能发爱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夜时分,一位小偷试图潜入他人居所,却最终被捉拿的情景。诗人以戏谑的笔调,将小偷的行动与一系列奇特的想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幽默而又略带讽刺的风格。

首句“夜半偷儿亦可怜”,开篇即对小偷的行为表示了一种同情,似乎在暗示小偷并非本性邪恶,而是迫于某种无奈或困境。接着,“乘虚欲负壑中船”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小偷的行动比作企图偷走藏匿在深谷中的船只,形象地描绘出小偷的狡猾与冒险。

“银杯羽化方搜箧,绣被风飘遽返毡”两句,进一步展开小偷的行动细节。这里通过“银杯羽化”和“绣被风飘”的夸张描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暗含了小偷在行动中可能遭遇的意外或困难,如银杯仿佛具有魔力般难以触及,绣被在风中飘动,暗示小偷的计划未能顺利进行。

“妄意室中真有道,夺从虎口岂徒然”两句,揭示了小偷试图进入的房间内可能隐藏着某种价值或秘密,同时也表达了对小偷行为的反思,似乎在探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界限。

最后,“贪夫一笑心为咎,举体空能发爱涎”两句,以“贪夫”自喻,表达了对自身贪婪欲望的反省。通过小偷的遭遇,诗人似乎在警示自己乃至他人,不应因贪念而陷入不义之举,即使在看似无害的行动中,也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巧妙地融合了幽默与哲思,既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也传递了对于道德与正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垓下

鸿沟已画天下分,汉王未肯空回军。

诸侯大会壁垓下,戈甲耀日如屯云。

夜闻四面楚歌起,天命人心知去已。

拔山盖世霸图空,却叹当时骓不逝。

帐中美人身姓虞,悲歌起饮聊踟蹰。

数行泪下竟别去,仓皇不得同驰驱。

明眸皓齿为黄土,草木含愁照今古。

依然听曲自低昂,岂忆平生离别苦。

形式: 古风

秋日

人言一叶已知秋,万叶凋零愈更愁。

蝉噪风林朝嘒嘒,虫吟露草夜啾啾。

溪山信美非吾土,诗酒多情解客忧。

极目江乡何处是,月华依旧照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和李太白感秋

秋风从西来,敲我庭下竹。

夜凉月窥樽,清光如可掬。

风月岂故人,万里慰愁独。

披衣从之游,更欲邀共宿。

泠然洗我心,耿耿安用卜。

三十八年非,庶以不远复。

俯仰天地间,平生皆可覆。

一醉梦还家,黄粱犹未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秋暑戏题

少昊行秋尚炽然,祝融何事苦侵权。

欲呼屏翳来清道,却恨羲和懒著鞭。

盐米相仍无日了,图书拨置且閒眠。

个中自有清凉地,不在中间及两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