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石站西望

塞北逢春不见花,江南倦客苦思家。

千寻石戴孤峰驿,一望云横万里沙。

去路多嫌葱岭碍,归途半受雪山遮。

张骞往往游西域,未许胡僧进佛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古诗《独石站西望》由梵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塞北,遥望江南时的复杂心情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塞北逢春不见花”,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身处荒凉之地,春天虽至,却无花开之景,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内心的孤独。接着“江南倦客苦思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疲惫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

“千寻石戴孤峰驿,一望云横万里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壮阔景象与孤独感。千寻石象征着险峻的山峰,孤峰驿则强调了旅途的寂寞与遥远,而一望云横万里沙,则展现了辽阔的沙漠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去路多嫌葱岭碍,归途半受雪山遮”两句,继续深化了诗人对旅途艰难的描述,葱岭和雪山既是地理上的障碍,也是心灵上的考验,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张骞往往游西域,未许胡僧进佛牙”一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张骞的故事,以及佛教文化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23)

梵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朱,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 字:楚石
  • 籍贯:浙江象山
  • 生卒年:?—1370

相关古诗词

群公子

少年意气向谁倾,閒把琵琶出凤城。

染草未匀春色嫩,勒花不住晓寒轻。

风飘十里香尘满,日照三条广路明。

洒扫东堂游射处,分鹅已足慰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相家夜宴

璧月未出金风凉,群乌哑哑鸣苑墙。

西山高出帝左右,北斗正挂天中央。

绣衣执乐三千指,朱火笼纱十二行。

坐待更阑宾客散,萧斋自炷辟邪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王使君

君持使节过绳桥,已遣蛮方感圣朝。

良将未誇班定远,大臣犹数盖宽饶。

川香野马衔青草,雪暗天鹅避皂雕。

西出阳关九千里,归来莫惜鬓萧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余尝梦至一山闻杜鹃且约雪窗南还

出郭寻春未见春,东华踏遍软红尘。

不知蝴蝶化为我,何处杜鹃来唤人。

笋蕨过时惟恐老,樱梅如豆正尝新。

及今无事早归去,莫待秋风江上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