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兴福相传古道场,杖藜乘兴访支郎。
案翻梵贝烟消篆,院寂棋声日转廊。
玉版参师多古意,石梅问讯几时香。
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
这首宋诗《游虞山兴福寺》描绘了诗人周才游览兴福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兴福相传古道场”点出兴福寺作为历史悠久的修行之地,富有传统韵味。诗人手持藜杖,兴致勃勃地探访僧人支郎,体现了其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案翻梵贝烟消篆,院寂棋声日转廊”,通过描绘僧侣们研读佛经、静心修行的场景,以及院落中棋子落下的声音,展现了寺庙内的寂静与禅意。日光在回廊间移动,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玉版参师多古意,石梅问讯几时香”一句,借“玉版”和“石梅”这两个意象,赞美了僧人们的古朴风范和禅修生活的馨香,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认为诗歌与禅境相通,即使是简单的茶汤,也能在清寂中品味出深沉的人生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兴福寺的风貌,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不详
西风近重阳,青女作奇酿。
高人事幽讨,木落秋可望。
山溪步屈曲,策以九节杖。
林空眼界宽,云深开法藏。
欢迎杂钟鼓,舞跃骇龙象。
载酒得良友,灵山拉寻访。
同来八九辈,俱能尚疏旷。
具馔击红鲜,折花泛新酿。
修竹当翠袖,泉声代清唱。
徘徊欲尽欢,更上层巅上。
要知本色人,方具六通相。
千崖滴翠。正秋高时候。橙黄橘绿又重九。
有蓬壶仙子、赤鲤来游,风云会,施展经纶妙手。
去年称寿处,北斗天浆,今夜天浆挹南斗。
听笙箫云里奏,月满琼楼,瑶台上、拥出嫦娥观酒。
待脚踏层云倒天河,尽倾向霞觞,与君为寿。
黄蕊封金,素英缕玉,此花端为君开。
五云深处,昨夜见三台。
天相勋门庆胄,嫖姚后,重产英材。
蝉宫客,胸中万卷,荷橐久徘徊。
巨灵一夜擘山开,三石推从天外来。
仙客斫开修月路,化工筑作挽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