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题京口渡江图送查查亭户部南归省觐

画里携征棹。渺江波、莼鲈正美,水肥帆饱。

应得高堂开笑口,笑把莱、衣换了只。

此计于、君独早我。忆晨昏千里外浸。

旗亭艺、贳酒长安道。风吹柳,叶如埽。

尊前谁唱江南好。忽飞来、金焦两点,恰如拳小。

北固远随三楚尽,一片布帆风峭。

刚衬着、海门残照。知有旷怀消未得。

付数行、低雁芦州杳。离别意,满秋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此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送别画卷,以京口渡江图作为背景,寄寓了对友人查查亭户部南归省觐的深情厚谊。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意境。

“画里携征棹”,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场景,友人乘舟启程,踏上归途。接下来,“渺江波、莼鲈正美,水肥帆饱”几句,通过描绘江面的辽阔与水色的清澈,以及帆船在水面上的轻盈姿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暗喻友人旅途中的舒适与惬意。

“应得高堂开笑口,笑把莱、衣换了只”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能够得到家中亲人欢笑迎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接下来,“此计于、君独早我”则透露出词人对友人早作归计的赞赏与羡慕,进一步深化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忆晨昏千里外浸。旗亭艺、贳酒长安道”几句,通过回忆友人在远方的生活点滴,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而“风吹柳,叶如埽”则以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尊前谁唱江南好。忽飞来、金焦两点,恰如拳小”几句,通过描绘友人即将离开时的场景,以及金焦山在远方的微小身影,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通过“金焦两点”这一细节,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中的江南美景联系起来,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和情感的深度。

“北固远随三楚尽,一片布帆风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北固山与三楚之地的遥远距离,以及布帆在风中飘扬的姿态,都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壮志豪情。

最后,“刚衬着、海门残照。知有旷怀消未得。付数行、低雁芦州杳。离别意,满秋草”几句,以海门的残照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美的离别氛围。词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内心的空虚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期盼。通过“低雁芦州杳”这一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离别之痛,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而又不失希望与憧憬的意境,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22)

顾光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甲戌秋卜居宣武门外之保安寺街破屋数间庭中双槐交荫每下直掩关寺钟出树真想在襟颜其屋曰听钟系这以词寄故园诸友

冷吟闲醉,判作凫鸥侣。

约略似江南,占一片、微波小住。

棕鞋桐帽,回首旧池塘,乌相树,门前路,摇落今何许。

帘衣垂了,四壁吸蛩语。

茅屋又秋风,也算是、杜陵羁旅。

客来访我,但问有人知,萧寺古,槐花雨,穿过残钟去。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江城子.邹小山宗伯座主招饮菊前即和原韵

明灯迭鼓饮交酬。缀香球点清幽。

西风剪剪,剪取画屏秋。

人似黄花花似鹤,帘不倦,共遨游。

醉中身世一浮沤。李膺舟谢公楼。

林泉洵美,烟澹雨初收。

远雁数声南去也,独立月当头。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押[尤]韵

念奴娇.雁字

关山凄冷,向长空题作,一篇秋赋。

梦笔江淹传别恨,揽入断云残雨。

界破三行,惊回数点,写不成离句。

模糊心事,西南吹下南浦。

频看似整还斜,似疏还密,似断还回互。

野鹜家鸡都不是,别有回文机杼。

旅舍灯昏,闲门月暗,化作相思谱。

相思无益,墨痕飘洒何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点绛唇.送訚如之永平次韵

满目苍凉,青山一带西风树。天涯骓住。

那更天涯去。匹马卢龙,指点榆关路。秋无数。

冷烟残雾。不算销魂处。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