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公实(其四)

一虚郎署问,竟负帝乡期。

此日名堪定,千秋事可知。

赋宁为异物,人已不同时。

垂白君应妒,还丹我自疑。

橐装高卧尽,椎结旧游悲。

坐识藏舟理,行令荷锸随。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哭公实(其四)》。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一虚郎署问,竟负帝乡期”,以“一虚”开篇,暗示逝者生前的虚幻与短暂,与“帝乡期”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和惋惜。

颔联“此日名堪定,千秋事可知”,点明了逝者在生前的名声与成就,以及对其身后之事的预见,体现了对逝者生平的肯定与对历史评价的思考。

颈联“赋宁为异物,人已不同时”,通过“赋”与“异物”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才华与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尾联“橐装高卧尽,椎结旧游悲”,“橐装”指行囊,“高卧”则暗含隐居之意,表现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椎结”可能是指墓碑,表达对逝者墓地的哀思。整句表达了对逝者生活与归宿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成就、命运及与之相关的人事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生命、时间、历史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哭公实(其五)

从此微言绝,何当大梦醒。

人间矜意气,地下斗精灵。

虚室还生白,遗编竟杀青。

浮名流景过,夫子望秋零。

同舍悲离索,投诗哭杳冥。

山阳风雨夜,邻笛未堪听。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哭公实(其六)

岭南秋惨淡,海上日萧森。

不王衣冠气,云亡雅颂音。

操斤臣质少,题柱主恩深。

此物何陵替,斯人乃陆沈。

众方疲道路,尔欲久山林。

所以生刍赠,终难托素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郡斋同元美赋得高字

风尘如昨日,千里得同袍。

秋色随佳句,浮名避浊醪。

故人沧海远,使者白云高。

小郡常悬榻,君家自佩刀。

飞扬鞭弭约,惨淡簿书劳。

别后看多士,元龙未似豪。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宿华顶玉井楼(其一)

玉井通溟海,朱楼冠削成。

波传潮汐到,槛接斗牛平。

虎魄侵灯出,莲花傍枕生。

拂盆云发暗,映掌月珠明。

犯座人间象,浮槎世上情。

不愁更漏绝,石鼓自能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