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咏壁上尘》由清代诗人敦敏所作,通过对墙壁上灰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感悟。
首句“软红何事傍闲居”,以“软红”借指都市繁华,与“闲居”形成对比,提出疑问:为何繁华之事会靠近这宁静的居所?接着“入户穿帘费扫除”一句,生动描绘了灰尘如何轻易地侵入室内,即便是精心打扫也难以彻底清除,隐喻生活的琐碎和不易。
“人去旗亭诗暗淡,烟昏古屋画萧疏。”这两句通过场景转换,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旗亭(酒楼)的诗意随着人的离去而变得黯淡,古屋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空旷寂寥,进一步强化了生活的无常和孤独感。
“飞扬不受将军拜,依附偏宜贫士庐。”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灰尘赋予情感,它不被权贵所重视,却在贫士的简陋居所中找到了归属,暗示了诗人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以及对平凡生活的认同。
“识得庄生野马意,遥瞻环堵自如如。”最后两句引用了庄子《齐物论》中的“野马”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如同野马般自由自在,不为外物所拘束。同时,“遥瞻环堵自如如”则直接描绘了诗人面对简陋居所时的超然态度,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将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事物上升到哲学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