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挽词(其九)

德政从来主意宽,奋髯时怒岂容奸。

傥逢大事能谈笑,未必风流劣谢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坡先生的形象,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领袖的风采。首句“德政从来主意宽”,赞扬了东坡先生以仁德为本,施政宽厚,体现了他的政治理念与道德修养。接着,“奋髯时怒岂容奸”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他在面对不公或奸佞时,虽怒发冲冠却依然坚持正义,不容邪恶的坚决态度。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是东坡先生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傥逢大事能谈笑”,则进一步展示了东坡先生在处理重大事务时的从容不迫,即使面临严峻挑战也能保持镇定自若,以轻松的态度应对复杂局面。这不仅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的高度赞扬,也体现了他处理问题的智慧与能力。

最后一句“未必风流劣谢安”,将东坡先生与历史上的另一位杰出人物谢安相提并论,暗示了东坡先生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在个人魅力和风度上也不逊色于谢安。这句话表达了对东坡先生全方位才能的肯定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坡先生形象的描绘,既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又凸显了他的智慧与从容,展现出一个立体而全面的政治家形象。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屦,直将和气接儿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一)

大河当日决澶渊,横被东徐正渺漫。

城上结庐亲指顾,敢将忠义折狂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二)

文登五日召公归,海市奇观与愿违。

已蛰鱼龙能再起,人间异事古来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三)

西湖卷葑拓漪涟,十里横吞碧玉天。

自谓前身真白傅,至今陈迹尚依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