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与侧室言怀》由清代诗人沈晭所作,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话到灯残秋夜长”,以夜深人静、灯火将尽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悠长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接着,“浮沈世外意俱凉”一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内心平静的状态,即使身处尘世,也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
“生依兰若身能健,死葬名山骨自香”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兰若”(修行之地)和“名山”(象征高洁之地)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强调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道德品质的追求,认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灵魂。
“誓酒刘伶浑似梦,游山阮肇已成狂”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饮酒者刘伶和游山者阮肇的故事,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放纵与节制、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思考。刘伶的醉酒被视为逃避现实的梦境,而阮肇的游山则可能走向了过度的狂热。这两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适度生活态度的坚持。
最后,“今宵任尔卿卿我,有日清斋学太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决心。在当前的夜晚,他愿意享受与伴侣的时光;将来有一天,他希望能过上清心寡欲、学习礼仪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文化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生活和个人修为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