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浪淘沙》由魏元戴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沧海恨难填”开篇,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广阔的视野。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目极幽燕”,目光所及之处,是幽州和燕地的辽阔景象,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汉家陵阙梦魂牵”,汉朝的陵墓与宫殿在梦中牵动着诗人的思绪,表达了对古代辉煌文明的怀念与向往。
“记得边愁衙放晚,弄影花砖”,回忆起边疆的忧愁,在傍晚时分尤为明显,光影在花砖上跳跃,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喻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复杂情绪。
“野哭遍江天,疮痏谁怜”,野地间的哭泣声弥漫在天地间,无人怜悯,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哀鸣,更象征着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助,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放怀道德五千言”,诗人以五千言的道德经典为依托,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太华峰头卑五季,聊睡陈抟”,站在华山之巅,俯瞰五代的纷争,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诗人选择像陈抟那样暂时放下世间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既有对过往辉煌的缅怀,也有对现实苦难的关注,更有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