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园杂咏(其十四)刈草

地宽榛莽遍,天迥露珠漙。

早出衣从湿,归来日已乾。

长镵聊自托,被灶笑相看。

识得新州老,刍荛未可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荒野中刈草的场景与心境。首句“地宽榛莽遍,天迥露珠漙”描绘了一片广阔而荒芜的土地,露珠在远处闪烁,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辽阔的自然景象。接着,“早出衣从湿,归来日已乾”描述了刈草的艰辛过程,早晨出门时衣物已被露水打湿,等到傍晚归来时,太阳已经将身上的水汽蒸发干净。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劳动的辛苦,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长镵聊自托,被灶笑相看”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工具——长镵(一种古代用来挖掘或砍伐的农具)的依赖以及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作者依然能够以轻松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劳作,甚至在被灶台笑话时也能保持微笑,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识得新州老,刍荛未可瞒”可能意味着作者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已经深刻理解了这片土地和生活的真实面貌,即使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意见或建议(“刍荛”常指民间的意见),也不能轻易忽视,因为它们往往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和真理。整首诗通过对刈草这一日常劳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借园杂咏(其十五)濯足

清泉供濯足,休笑道人顽。

等觉原平等,閒身岂有閒。

鹤归云外步,僧踏水中山。

两脚俱无著,相随且闭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借园杂咏(其十六)振衣

曾上飞云去,今来水石边。

临风振衣袂,回首忆当年。

千仞何为者,七斤殊不然。

老人新浴罢,抖擞息诸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借园杂咏(其十七)午斋

儒门洵澹薄,吾道不萧条。

午食喧群雀,春蔬盈一瓢。

闻钟炊玉粒,洗钵闭松寮。

差胜陶彭泽,长饥为折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借园杂咏(其十八)晚霁

閒园过宿雨,野水浸堂坳。

渐觉多忙事,商量葺破茅。

远天收螮蝀,斜日织蟏蛸。

最羡云中鹤,高飞不定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