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园杂咏(其十六)振衣

曾上飞云去,今来水石边。

临风振衣袂,回首忆当年。

千仞何为者,七斤殊不然。

老人新浴罢,抖擞息诸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借园中沐浴后,抖擞精神,回忆往昔,振衣而立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曾上飞云去”,仿佛是说这位老人曾经遨游于云端,体验过超凡脱俗的生活。然而,如今他却回到了借园的水石之间,过着更为平凡的生活。这种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现实的接纳。

接着,“临风振衣袂”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老人沐浴后,面对清风,抖擞衣襟的动作。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老人的自在与洒脱,也隐含了他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追求。

“回首忆当年”则直接表达了老人内心的思绪,他回望过去,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可能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这种对过去的回顾,往往伴随着对现在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千仞何为者,七斤殊不然”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千仞”(极高之处)与“七斤”(微小之物),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千仞之高,象征着远大的目标或理想,而七斤之轻,则可能代表了日常琐事或短暂的快乐。诗人在这里探讨的是,在追求崇高与实现平凡之间的平衡。

最后,“老人新浴罢,抖擞息诸缘”描绘了老人在沐浴后的清新状态,以及他放下一切杂念,寻求心灵平静的过程。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清洁,更是心灵上的净化,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中寻找自我、追求内心平和的过程。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借园杂咏(其十七)午斋

儒门洵澹薄,吾道不萧条。

午食喧群雀,春蔬盈一瓢。

闻钟炊玉粒,洗钵闭松寮。

差胜陶彭泽,长饥为折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借园杂咏(其十八)晚霁

閒园过宿雨,野水浸堂坳。

渐觉多忙事,商量葺破茅。

远天收螮蝀,斜日织蟏蛸。

最羡云中鹤,高飞不定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借园杂咏(其十九)趺坐

兀兀成吾是,悠悠笑尔曹。

自从来此住,坐久不辞劳。

一榻空诸有,双趺送二毛。

偶然舒两足,窗外月轮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借园杂咏(其二十)经行

闭门事行脚,当下息奔波。

一日能千里,诸方如我何。

跛牂誇迅疾,夸父逊蹉跎。

三匝清池去,香风吹芰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