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霖石

削成奇石倚芙蓉,乳注沧溟别有宫。

地拟傅岩霜更早,天疑娲氏补无功。

蛟龙在伏犹吹雾,石燕将飞似掠风。

共向东山占起色,谢公忧乐与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作霖石》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描绘“作霖石”的形象,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哲学寓意。

首句“削成奇石倚芙蓉”,以“削成”形容石头形状独特,犹如被精心雕琢;“倚芙蓉”则暗示着这奇石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如同芙蓉花旁的一块点缀,既突出了石头的形态之美,也营造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

次句“乳注沧溟别有宫”,进一步描绘了“作霖石”的神秘与独特,仿佛从大海深处涌出的乳白色水流,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充满了未知与想象的空间。

“地拟傅岩霜更早,天疑娲氏补无功”两句,运用了傅岩(古代传说中的炼石之地)和女娲补天的典故,将“作霖石”置于神话般的背景之中,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赋予了石头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蛟龙在伏犹吹雾,石燕将飞似掠风”描绘了“作霖石”周围生动的自然景象,蛟龙潜藏于石下,偶尔吹动雾气,石燕即将展翅飞翔,掠过微风,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共向东山占起色,谢公忧乐与人同”表达了诗人对“作霖石”与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谢灵运(字公义,东晋著名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共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作霖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哲学思考的深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文关怀的追求。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示周日贞黄应晖应远及仁伯代骧两从弟

归来万事兴从慵,云水惟耽访逸踪。

累日可能从叔度,移文应不到周颙。

自惭诸谢传池草,得似三茅驾玉龙。

多恐尘缘消未尽,息心还听定林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登飞云绝顶

绝嶪淩空一振衣,草眠兼傍石为扉。

罡风不作人间籁,仙驭如逢天外归。

四面星芒手可拾,三更海气日含晖。

蓬莱未隔当年梦,回首风尘愿已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玉女峰

玉女峰头坐翠微,仙郎曾此度灵妃。

空岩光映如珠黍,古洞坛遗化蝶衣。

振袂每看晴雾举,罢妆时有落霞飞。

商风向晚垂垂发,天外应逢环佩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山留题冲虚观

玄都楼阁倚云边,与客探奇几借眠。

蓬岛飞来峰未稳,丹砂炼后灶仍传。

壑舟不用悲人代,桑海终难变列仙。

四百清缘知有待,重来吾欲结茅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