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闻有冲天客,披云下帝畿。

三年上宾去,千载忽来归。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中郎才貌是,柱史姓名非。

祗召趋龙阙,承恩拜虎闱。

丹成金鼎献,酒至玉杯挥。

天仗分旄节,朝容间羽衣。

旧坛何处所,新庙坐光辉。

汉主存仙要,淮南爱道机。

朝朝缑氏鹤,长向洛城飞。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听说有位冲天而来的客人,穿透云层来到京城。
他在人间逗留了三年,如今忽然返回。
从前与浮丘伯相遇,如今又像丁令威一样归来。
他才华出众,容貌非凡,但名字并非官职所表。
他被天命召唤,前往皇宫,接受皇恩,在朝廷任职。
炼成仙丹后,他献给皇上,举杯共饮时豪情万丈。
在天子的仪仗中,他手持旌节,朝会时身着华丽服饰。
旧日的修炼之地不知何处,新的庙宇却光彩夺目。
汉主热衷于仙道,淮南王也珍视他的道术。
每天早晨,缑氏山的仙鹤都飞往洛阳城。

注释

冲天客:指传说中的仙人。
帝畿:京都地区。
上宾:尊贵的宾客,此处指仙人。
浮丘伯:古代仙人名。
丁令威:传说中的仙人,化鹤归来的典故。
中郎:官职名,此处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柱史:古代官职,此处与'中郎'形成对比,说明不是正式官职。
龙阙:皇宫的代称。
虎闱:朝廷或考试场所的代称。
丹成:炼制仙丹成功。
天仗:天子的仪仗队。
旄节:古代的一种旌旗,象征权力。
羽衣:道士或仙人的服饰。
旧坛:仙人修炼的旧址。
新庙:为纪念仙人新建的庙宇。
仙要:对仙道的追求。
缑氏:地名,与仙鹤有关。
洛城:洛阳,古代都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融创作的,名为《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诗中充满了对古代仙境生活的向往和描绘,以及对友人张光禄即将踏上的仙途的祝福。

"闻有冲天客,披云下帝畿。" 这两句表达了对高贵不凡来客的敬仰之情,这位“冲天客”似乎拥有超凡脱俗的能力,可以穿梭于云端之上,接近神界。

"三年上宾去,千载忽来归。" 这里描绘了一种仙界与人间时间流逝的不同步调,表达了对远行友人的思念和欢迎其归来的情感。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这两句诗通过对古代仙人丘伯、丁令的提及,来强化对友人即将加入仙班的赞美之意。

"中郎才貌是,柱史姓名非。" 这里用“中郎”指代张光禄,用“才貌”二字形容其出众,表明他不仅外表俊雅,而且内在才华横溢,是名副其实的仙人选手。

接下来的几句:“祗召趋龙阙,承恩拜虎闱。丹成金鼎献,酒至玉杯挥。” 描述了仙界中的壮观景象和礼仪活动,用以形容张光禄即将加入的仙界生活。

"天仆分旄节,朝容间羽衣。旧坛何处所,新庙坐光辉。"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由凡入仙,由旧到新的转变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对张光禄新生的祝福和期待。

最后两句:“汉主存仙要,淮南爱道机。朝朝缑氏鹤,长向洛城飞。” 则是对古代汉武帝追求仙道的典故,以及淮南王刘安倾心道术的历史回顾,同时通过“朝朝缑氏鹤”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仙去之志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20)

崔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为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工力。作《则天哀册文》时,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文”

  • 字:安成
  • 籍贯: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
  • 生卒年:653-706

相关古诗词

关山月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

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

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漾]韵

西征军行遇风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

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

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

曹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

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

览史怀浸骄,读诗叹孔棘。

及兹戎旅地,忝从书记职。

兵气腾北荒,军声振西极。

坐觉威灵远,行看氛祲息。

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拟古

饮马临浊河,浊河深不测。

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

思君正如此,谁为生羽翼。

日夕大川阴,云霞千里色。

所思在河处,宛在机中织。

离梦当有魂,愁容定无力。

夙龄负奇志,中夜三叹息。

拔剑斩长榆,弯弓射小棘。

班张固非拟,卫霍行可即。

寄谢闺中人,努力加飧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哭蒋詹事俨

江上有长离,从容盛羽仪。

一鸣百兽舞,一举群鸟随。

应我圣明代,巢君阿阁垂。

钩陈侍帷扆,环卫奉旌麾。

雅量沧海纳,完才庙廊施。

养亲光孝道,事主竭忠规。

贞节既已固,殊荣良不訾。

朝游云汉省,夕宴芙蓉池。

汲黯言当直,陈平智本奇。

功成喜身退,时往惜年驰。

镇国山基毁,中天柱石颓。

将军空有颂,刺史独留碑。

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

昔余参下位,数载忝牵羁。

置榻恩逾重,迎门礼自卑。

竹林常接兴,黍谷每逢吹。

逸翰金相发,清谈玉柄挥。

不轻文举少,深叹子云疲。

遗爱犹如在,残编尚可窥。

即今流水曲,何处俗人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