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山拜耶律文正公墓

林转河阴长,遥峰粲可数。

迤逦得瓮山,嵚嵌若覆釜。

劫火土一抔,英灵耿万古。

元祖昔龙兴,戎马日旁午。

微公济世心,斯人尽豺虎。

荒祠香火微,断碣聚鼯鼠。

漠漠望秋云,含情空激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历史人物耶律文正公墓地的追思与敬仰之情。诗中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墓地周围的环境,以及对逝者的怀念。

“林转河阴长,遥峰粲可数。” 开篇即以林木与远处山峰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要描述的墓地所在之地的庄严与肃穆。

“迤逦得瓮山,嵚嵌若覆釜。” 描述了前往墓地的路径,经过蜿蜒曲折的山路,最终到达了瓮山。这里用“嵚嵌”形容山势的险峻,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形如倒扣的锅,既突出了地形的独特,也暗示了墓地所处环境的特殊。

“劫火土一抔,英灵耿万古。” 这两句赞美了耶律文正公虽已离世,但其英名永存,如同不灭的火焰,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其精神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元祖昔龙兴,戎马日旁午。” 提及耶律文正公在历史上的功绩,他曾经领导国家,面对战争的烽烟,日夜操劳,为国家的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微公济世心,斯人尽豺虎。” 表达了对耶律文正公无私奉献、以国为重的高尚品德的颂扬,认为他的存在如同驱除野兽的勇士,保护了国家和人民。

“荒祠香火微,断碣聚鼯鼠。” 描述了耶律文正公墓地的现状,祠堂虽然荒废,香火稀少,但墓碑上刻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见证着这位英雄的存在。

“漠漠望秋云,含情空激楚。” 最后两句以秋云为背景,表达了对耶律文正公的深深怀念与敬仰之情,即使在寂静的墓地,也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如同秋云中的激楚之声,久久回荡。

整首诗通过对耶律文正公墓地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0)

陈大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陈肇昌次子,清初学者、著名诗人。少从名儒陆陇其,交梁佩兰、陈恭尹,工诗古文。后游学问津书院,问津书院问津堂会课生,勤奋好学,博研经史,能诗会文,善书画,尤工墨菊、行草书

  • 字:仲夔
  • 号:雨山
  • 籍贯:清黄冈(今武汉新洲)县
  • 生卒年:1659-1727

相关古诗词

王文成纪功碑

武皇巡游不知疲,朝御豹房暮京西。

群狐跳梁嗥且舞,摇摇九鼎一发危。

宸濠衅踵寘鐇起,盘结肘腋成穷奇。

堂堂孙许孙中丞燧、许按察逵仗节死,东南倾刻翻潢池。

虔州中丞屹柱石,忠义愤发非人为。

同时幕府盛才杰,戮力共竖天王旗。

黄石矶前一再战,扫除凶焰无孑遗。

事不浃旬功再造,只手半壁扶坤维。

当时庙谋亦痴绝,露布已上重誓师。

天子自将佩将印,六军雷动江淮湄。

谤书何止盈一箧,当关虎豹皆狐狸。

深谋豁达格神鬼,苦心退托随髡缁。

开先寺前七佛碣,旁有大字镌崔嵬。

雅颂严正揭日月,蝌蚪错落拿蛟螭。

改元兆谶实天启,酬庸锡爵开祯期。

平原之书次山笔,千载以后非公谁?

昔从流传看拓本,顷来石壁瞻丰碑。

公之英烈传万古,求之翰墨盖已卑。

区区群儿肆口舌,剑首一吷终何施。

呜呼奇人奇功不世出,使我摩挲再拜兴嗟咨。

形式: 古风

送胡卜子南归

春光叫彻栗留音,赠别何堪折柳吟。

空说高台收骏骨,只应敝帚享千金。

五更风雨穷交泪,驿路莺花故国心。

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姜西溟秋日杂感

珥笔频年在石渠,一囊官粟百无馀。

伯鸾本不因人热,中散从知与世疏。

尺蠖屈伸存我法,蜗牛负戴亦吾庐。

短檠取次新凉入,珍重穷愁且著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戊子生日书怀二首(其一)

少日凌兢履畏途,抽身云水补桑榆。

负薪未便惭翁子,学句犹能傲达夫。

勋业尽抛青琐客,形容尚类列仙癯。

萧条四壁空无有,新挂庐山瀑布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