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胶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
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
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
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
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开篇“胶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表现了对物质追求无止境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被外界的欲望所牵绊。接着“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则主张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生活方式,无论贫富都能自在。
诗中“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告诫人们在人生得意之时要适可而止,因为世事变幻莫测,不可预料。随后“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则是对那些盲目追求的警醒,认为青年时期因贪图虚名而白发过早是多么愚蠢。
在“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中,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物质财富普遍吸引力的洞察,但紧接着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却流露出一种无法符合世俗标准、个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
最后,“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表达了对过度追求功名利禄和长生不老的反思,认为这些努力都是徒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不必刻意去追求。同时,也主张减少欲望,以简朴的心态面对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欲望与个人内心的平和状态,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
不详
松源嫡嗣,伏虎后身。接物有验,见地不亲。
丛林沾润恩波阔,万古云峰翠色新。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一从楚客死,淮山无颜色。
隐隐雷声天鼓吹,荧荧灯火夜星辰。
风流太守明如镜,何用姮娥作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