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平仲起郁林教官(其二)

古来节妇比忠臣,怊怅明珠一窖尘。

千古纲常君记取,题诗烦问坠楼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自古以来,贞洁的妇女常常被比作忠诚的臣子
心中充满哀伤,如同珍宝明珠沉埋成尘土

注释

古来:自古以来。
节妇:贞洁的妇女。
比:比喻。
忠臣:忠诚的臣子。
怊怅:哀伤,惆怅。
明珠:珍贵的明珠。
一窖尘:全部成为尘土。
千古:千秋万代。
纲常:伦理道德。
君记取:你要记住。
坠楼人:失足坠楼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贞烈女子的事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送欧阳平仲起郁林教官(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来节妇和忠臣崇高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于传统道德规范的肯定。

“古来节妇比忠臣”一句,直接将节妇与忠臣相提并论,强调了节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这里的“节妇”,指的是守节守贞的女性,她们即使面对生命危险,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条。

接着,“怊怅明珠一窖尘”描绘了一种哀愍之情,诗人通过将节妇比作被尘土覆盖的珍珠来表达一种遗憾和惋惜。这里的“怊怅”,形容心中有所不忍或难过;“明珠”,象征着节妇的纯洁无瑕和宝贵;而“一窖尘”则暗示了这样的美德在世间往往被忽视或埋没。

第三句“千古纲常君记取”表达的是诗人对传统道德规范——即“纲常”,也就是社会的伦理纽带和行为准则的重视。这里,“君记取”意味着希望读者能够铭记这些永恒不变的道德教义。

最后一句“题诗烦问坠楼人”则是诗人在向那些曾经因为守节而英年早逝的女性(“坠楼人”)询问和致敬。这里,“题诗”,意味着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烦问”,表现了诗人的关切与探寻之心。

总体来说,这四句话展示了诗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节操的尊重,以及对那些因守节而牺牲自己生命的女性的深深同情和敬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道德规范的坚守和推崇。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夏日偶书

蜾蠃衔虫入破窗,枕书一垛竹方床。

家僮偶见草头字,误认离骚是药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桂林岁晚忆钟尚书

尘满湘翁薜荔衣,江湖岁晚鬓成丝。

桂州杨五今何处,雪片梅花枉费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读李群玉集(其一)

光顺门前系马吟,弘文馆里翠云春。

却怜白首河西尉,枉作蓬莱献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读李群玉集(其二)

捐玦江头弄钓舟,兰花杜若满芳洲。

如何才子无骚思,只咏蔷薇与石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