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萧萧暗叶鸣秋雨,淅淅窗风战客灯。
世味饱谙心已老,不烦潘鬓强侵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夜晚景象,萧萧的叶子在秋雨中发出声响,窗外的风声与客居之人的灯火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已经感到疲惫和厌倦的心态,以及对于年岁增长、头发斑白的无奈感受。在最后两句中,“不烦潘鬓强侵陵”则表现出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却已超然物外,不愿再去追逐那些虚名浮利。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夜晚雨声和窗风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哲理。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潇洒南轩与病宜,庳床长簟碧纱帏。
三更月上梦初觉,竹影满窗风入衣。
系缆寒沙伤客情,秋云不动夜阴生。
萧萧两岸黄榆叶,解报三更雨到声。
僧房秋夜月明天,下马拥裘人悄然。
老僧何事亦晨起,清磬一声惊客眠。
楼上鸣钟报五更,朦胧深殿佛灯明。
更无幽梦随寒枕,听彻风松到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