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怀舅氏冯集甫》,是明代诗人张以诚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骊驹唱春风,萧条忽秋色”以春去秋来,骊驹(古代一种马)的歌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玉露零空庭,徘徊怅永夕”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诗人内心的惆怅,露珠在空旷的庭院中静静落下,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寞。
“高歌转成悲,追陪念畴昔”写出了诗人面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时,内心涌起的悲伤情绪。即使在欢聚之时,歌声也变成了悲叹,对往昔的追忆让人不禁怀念起过去的时光。
“狂呼月下尊,笑展花间奕”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月光下的酒宴、花间的棋局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清言竞倾倒,谑语互弹射”之后,又回到了“岁月曾几何,关河邈暌隔”的现实,时光匆匆,相隔遥远的亲人难以相见。
“依依渭阳情,冉冉光阴掷”表达了诗人对渭阳(此处可能指家乡或亲人所在之地)深情的眷恋,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无奈。最后,“风尘惜离群,偃仰甘屏迹”表明诗人虽身处纷扰之中,却愿意独自隐居,甘于孤独。
“珍重云中书,深慰蓟门忆”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书信传递情感,给予对方深深的安慰。“浮云断南天,白日黯西匿”以自然景象比喻世事无常,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申章何以报,但愿如餐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以实际行动回报亲人,如同满足口腹之欲一样简单而真挚。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