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归留别练塘诸子

游子衣边雪,慈亲地下心。

都将苴杖泪,并作苦寒吟。

此意复谁识,当歌难自禁。

劳君霜夜弹,莫打失巢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即将离开家乡,心中充满了对慈母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哀愁。"衣边雪"象征着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而"慈亲地下心"则表达了对已故母亲的怀念。诗人将自己的泪水融入杖头,仿佛化为苦寒的诗句,表达内心无尽的哀伤。

"此意复谁识"传达了游子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即使想要借歌声排解情绪,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最后,诗人恳求朋友在霜夜弹奏时,不要误伤归巢的鸟儿,寓意自己也如同那失去家园的鸟儿,希望得到一丝温暖和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真挚,展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对亲情的珍视。陈维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离别画面。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七夕感怀再用前韵

鹊又填桥矣。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

有和病、云鬟挥涕。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

弹不尽,半襟雨。如今剩有孱躯耳。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

奈又说、春蚕竟死。

嘱付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

风乍吼,粉云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八归.二月十一夜风月甚佳,过水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

弹得弦清,飘来笛脆,曲室诸郎歌管。

他乡风月佳无比,只是中年以后,心情顿懒。

遥忆故园妆阁上,镇玉臂、云鬟凄断。

伤心处、何事尊前,听一声河满。

却是绛河欲没,珠绳乍转,画角谯楼哀怨。

旧事如尘,新愁似梦,可惜一场分散。

奈天涯滋味,瞒不过、南归鱼雁。吮霜毫、才提还倦。

莫虑春寒,罗襟红泪暖。

形式: 词牌: 八归

沁园春.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

登尉缭台,上三垂岗,伤如之何。

忆谈兵说剑,才情磊落,投秦去魏,意气嵯峨。

我到中原,重寻旧迹,牧笛吹风起夜波。

谁相问,纵残碑尚在,一半销磨。

短衣此日经过,叹禊日难逢晋永和。

正水边柳眼,斜窥芳岸,风前燕尾,乱剪晴莎。

异国韶光,中年意味,写上乌丝感慨多。

休凭吊,喜湔裙挑菜,士女娑拖。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洞仙歌.乞巧同蘧庵先生赋

碧云耿耿,见银河低泻。人在针楼曝衣罢。

告天孙、臣本屠钓江东,疏拙甚,愿以蛛丝巧借。

天孙含笑答,见事卿迟,大抵聪明让聋哑。

试看古今来,刘项孙曹,都留做、残编閒话。

只赐汝狂騃倍常年,好烂醉高歌,花天月夜。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