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扬州芍药会作

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

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天然浩态狂香。尊贵御衣黄。

未便教西洛,独占花王。

困倚东风,汉宫谁敢斗新妆。年年高会维阳。

看家夸绝艳,人诧奇芳。

结蕊当屏,联葩就幄,红遮绿绕华堂。花面映交相。

更秉菅观洧,幽意难忘。

罢酒风亭,梦魂惊恐在仙乡。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宋词《望海潮·扬州芍药会作》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扬州芍药盛开的盛景。词中以"人间花老,天涯春去"起笔,暗示了时光流转,春天即将逝去,然而扬州的芍药却别具风情,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天然浩态狂香"形象地描绘了芍药的繁多品种和浓郁香气,犹如皇家御衣般尊贵。

词人强调扬州芍药不仅在本地独领风骚,其美丽和香气无人能敌,即使是汉宫中的花卉也难以与之争艳。"年年高会维阳",每年的盛会吸引了众多目光,人们竞相夸赞其绝艳奇芳。芍药花蕊如屏,花朵连成一片,红色与绿色交织,装点着华美的厅堂,花色交相辉映,令人陶醉。

最后,词人借"更秉菅观洧,幽意难忘"表达了对芍药深深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使在酒醒后,梦中仍能感受到那仙乡般的美景,令人心生向往。整首词通过对扬州芍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词人的赞美之情和对自然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梁州令.永嘉郡君生日

二月春犹浅。去年樱桃开遍。

今年春色怪迟迟,红梅常早,未露胭脂脸。

东君故遣春来缓。似会人深愿。

蟠桃新镂,双盏相期,似此春长远。

形式: 词牌: 梁州令

梁州令叠韵/梁州令

田野闲来惯。睡起初惊晓燕。

樵青走挂小帘钩,南园昨夜,细雨红芳遍。

平芜一带烟光浅。过尽南归雁。江云渭树俱远。

凭阑送目空肠断。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

莫教鶗鴂送韶华,多情杨柳,为把长条绊。

清尊满酌谁为伴。花下提壶劝。

何妨醉卧花底,愁容不上春风面。

形式: 词牌: 梁州令

清平乐

炎天畏景。午漏那堪永。何苦相仍愁簿领。

短壑清溪牵兴。瑶台月下曾逢。何由却睹冰容。

一笑为驱烦暑,故人元是清风。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寒风雁度。声向千门去。也到文闱校文处。

也到文君绣户。背灯解带惊魂。长安此夜秋声。

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