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五公(其二)王文贞公

盛德每多容,平世喜迂怪。

公操镇静量,不幸当其会。

神书祀河岳,王府穷赏赉。

昭昭知过心,宠禄有馀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名为《宋五公(其二)王文贞公》。诗中通过对王文贞公的描述,展现了其在复杂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品质与选择。

“盛德每多容,平世喜迂怪。” 开篇即以“盛德”与“平世”对比,指出在太平盛世,人们往往喜好奇异之事,而真正的美德却能包容一切。这里暗含对王文贞公品格的赞美,认为他在平凡的时代中,依然坚守着高尚的道德准则。

“公操镇静量,不幸当其会。” 接下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文贞公的性格特征——他拥有沉稳冷静的气度,即便是在动荡不安的时刻也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然而,命运似乎对他并不公平,让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遭遇不幸。

“神书祀河岳,王府穷赏赉。” 这里通过列举祭祀神灵、赏赐贵族等行为,暗示王文贞公在权力与宗教信仰之间扮演的角色。他不仅参与了国家的宗教仪式,也得到了王室的丰厚赏赐,显示出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昭昭知过心,宠禄有馀悔。” 最后两句表达了王文贞公内心深处对于权力与荣誉的反思。他知道自己的过错,并意识到即使拥有显赫的地位和丰富的财富,仍有可能感到后悔。这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与责任的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文贞公在复杂时代中的个人形象,探讨了道德、权力、责任与自我反省等主题,展现了方孝孺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宋五公(其三)寇忠悯公

寇公社稷臣,识远才亦果。

张皇澶渊狩,佞幸惭计左。

青衫老作吏,赤子泪交堕。

宏谟虽不终,亦足振媮惰。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宋五公(其四)范文正公

布衣忧社稷,此义古亦然。

桓桓高平志,致主二帝前。

时屯道难合,谤息名愈全。

继明有良胤,千载陋韦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宋五公(其五)司马温公

倾否难永图,拯溺有遗巧。

肫肫反正力,诚节动穹昊。

群邪竞回遹,善政恣纷扰。

废兴岂人谋,千秋仰元老。

形式: 古风

讯疟

尊生道不足,卫生亦无由。

微痾忽相侵,坐为肢体忧。

凝冰集寒气,挟纩思重裘。虐?继踵然,絺绤不愿留。

阴阳各用事,对处天一陬。

如何两相值,追逐同仇雠。

弱质受摧沮,有似中暍牛。

有耳不解聪,有目等无眸。

舌不辩辛甘,鼻不别薰莸。

耳目口鼻官,焦然共怀愁。

谓此果谁致,试与天君筹。

吾观今之人,纷纭剧蚍蜉。

日趍红尘市,夜醉笙歌楼。

缘情丧恒性,纵欲戕天猷。

告之养寿命,大怒不颔头。

云胡反无疾,健捷如猱猴。

方子颇好道,少以礼自脩。

观其居家庭,未尝暂嬉游。

旦食不暇饱,夕梦孔与周。

生疾岂有端,天君亦知否。

天君闻之笑,汝言理诚优。

子病殆天意,皆非汝愆尤。

惟天生俊哲,盖为万世谋。

大欲扶三纲,次欲叙九畴。

安能闭关卧,缩首鸣啾啾。

孔孟处衰世,奔走摧轮辀。

宁不怀宴安,此道难中休。

天令所赋授,与古岂不侔。

恐其不自强,降疾警惰媮。

方子暂遘疾,身疲面无膏。

忍见万赤子,病者半九州。

子能忧斯民,厥疾当自瘳。

苟徒念一身,寿考吾所羞。

耳受口以告,目鼻涕泗流。

方子豁尔窹,百体顿和柔。

再拜纪嘉言,可以垂千秋。

形式: 古风